第三十三章 中秋节至(第1/2页)十全书生
() “王兄,你这叫因材施教,你的这种方式对这些孩子们显然是很有吸引力的。”沈姐道。 宁叶得到这个时代的人认可他的教学方式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激动了。 “沈兄过誉了。” 也许是两人兴趣相投,宁叶觉得自己和沈公子很合得来。认识这几日里,其言其行都不失君子之风,和那李文然颇有几分相似。 两人在回程的路上有针对教学方式聊了起来,宁叶重点介绍了下现代科技的教学方式,沈公子听得认真,每每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宁叶所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的大背景相比较后,做出修改,使之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环境。 回到家后宁叶本想找魏伯淡淡关于可儿的早上的事,可是魏伯一直没有回来了。问了可儿才知道魏伯陪大姐出远门了,要过些时日才回来,宁叶想来这样的也好,可儿这几就不用熬夜守着魏伯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沈公子都会早早的等在魏伯的家门口,然后在送宁叶去私塾的时候听宁叶那些她没有听过的理论。有些甚至很大胆,完全打破了现在这个时代的框架。其中那关于民主的思想更是让沈姐吓得堵住了他的嘴。 那沈姐曾这样评价他的思想: “不拘于行,不畏于世,境界通达,旷古绝今。” 这样无话不谈的交流,让两人关系很快从普通朋友变成了知音,他们都对方的想法彼此了解。尤其是宁叶,他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了,可是不曾想到这沈公子思想早就不拘泥于当下,对当今的社会体制早就有了想法,只是没有科学系统的认知,当听了宁叶的一些想法后,便被深深的吸引了,和他产生了精神共鸣,这对宁叶来讲就是个惊喜。 时间在两人的忘我交流中一点点的流逝,转眼便快到了中秋。 农历八月十二号这魏伯和大姐终于回府了。而这几宁叶私塾正好放假直到中秋节过后才开学。当宁叶便亲自下厨给魏伯做了顿好的,算作接风。 屋内宁叶、可儿坐在尽是丰盛菜肴的桌边听魏伯着这几在外面看到的景象。 “淮南两路今年的降水要比往年的少了一半,我和大姐路径那一带的时候的看到不少的庄稼地长势不好,估计着秋季底的收成应该不会好。”魏伯带着些担忧地着。 至于今年的雨水少宁叶也察觉到了,从四月份算起北方至今已经四个月没怎么下雨了。他下山之后从南向北一路而上,途中曾也听到不少农民担忧过此事。不过前几年圣朝还算风调雨顺,粮仓充裕,那算今年收成不好,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宁叶这么想到。 “魏伯,你担心这干什么啊,赵家又不是产粮大户!”宁叶道。 “诶,国家风调雨顺了,我们这些商人生意才会好做啊。这个道理王公子想必比我更清楚吧。” 宁叶点头默认。 “你猜我和大姐这次出远门是干什么去了吗?”魏伯忽然转移了话题接着道。 宁叶想也没想地摇头:“猜不出来!” “我和大姐去了赵家几个分行,调查了下你的那个市场,并且按照你的那和契约书召集了不少合伙人,准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新增加车行。” “是吗,你讲我的都告诉大姐了?” 魏伯嘿嘿笑着点头:“嗯,大姐听了你的意见和那套解决方案后对你赞不绝口,你很有经商的赋,要我问问你有没有兴趣道赵家工作,只要赵家付得起,月钱任你提。” “还是要多谢大姐的美意了,我好不容易才进入私塾,中途易折,之前辛辛苦苦的做的事岂不白费了,况且我觉得先生更适合我。” 魏伯想到了王公子会拒绝他,便也没有多什么,笑了笑又将话题落在了赵家的生意上,饭桌上他不断的问宁叶关于赵家后续应该如何发展,宁叶虽懂一点现代经商的手段,但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照搬到这个时代,所以的也比较心。 差不多是在晚上戌时这桌饭才算彻底吃好。宁叶见魏伯和可儿既然都在,便想让魏伯劝一下让可儿不要再熬夜等他的了。 “魏伯,我跟您个事?”宁叶道。 魏伯放下筷子看着宁叶道:“什么事?” “我想让你劝劝可儿,叫她不要老熬夜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古言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自己也是尽孝道一种方式。” 宁叶就这么当着可儿的面将这话了出来,可儿顿感尴尬,一言不发地看着魏伯。 魏伯听闻,看了自己的闺女两眼,然后又看看宁叶,脸上露出一个浅笑,咳嗽两声,郑重其事地道:“丫头啊,王公子的对,我知道你是关心爹爹,但是身体也很重要,所以以后我没回来你也不要再等我了,尤其是通宵熬夜。” 两个男人此刻表情严肃,看着可儿等着她的表态,可儿怯怯的看了自己的爹爹和大哥一眼,然后声音细如蚊蚋地道:“嗯,可儿知道了。” 两个男人对视一眼,无声而笑,总有一种阴谋得逞的感觉。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至,这一宁叶写封了信给山上的师妹,告诉他自己现在就在杭州城,并且让师傅和师姐放心。大概是在晚间的是时候宁叶就收到师妹的回信,信上师妹这样写道: “师兄,两个月没有见了你过得好吗?我每都在想你,你有想我吗?我知道你一定没有想我,哼!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