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算计(第1/2页)十全书生

    ()    私塾里,教室内传出来宁叶的声音,他今给孩子讲的是关于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宁叶将两位名人见故事讲得犹如,妙趣横生,比书人讲的还要精彩几分。孩子们一个个竖着耳朵听得无比认真。    故事末了,宁叶问孩子们在这个故事中他们是比较喜欢蔺相如呢还廉颇。最先回答他的还是那个女孩,那个宁叶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时询问他的女孩。女孩叫曲苗苗,是杭州城一个商人家的孩子,家境还算富裕,她的家人想着让女儿能增长一下学识,于是便送她来了私塾,这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先生,我比较喜欢廉颇!”女孩道。    “为什么啊?”宁叶问道。    女孩沉吟了一会后道:“因为先生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廉颇将军干勇于承认错误,而且还能负荆请罪,所以他是先生所的平行端正之人。”    女孩伶牙俐齿,一口气将宁叶曾经教导她的了出来。宁叶本想问她自己的看法,不过想想又算了,孩子年纪还,能记住自己的所教的已经很不错了,何必一定要揠苗助长呢。他相信自己的教的学生往后一定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苗苗,你问答的很好。你以后也一定要坐到知错能改。”宁叶接着又看向其他的孩子:“你们呢?”    随后孩子们有问道蔺相如的也有回答是廉颇的,理由多是宁叶之前教导他们的道理。    大概是接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告诉他的有个姐在来找他,让他出去一下。宁叶知道后便出了私塾。见到来人后宁叶有些吃惊。    “可儿你怎么来了?”    可儿身着缟素,打扮的就像一个农妇,见到宁叶出来便急急跑上了前,道:“大哥,爹爹有急事找你,要你赶快去赵家一趟,他在那等你。”    “什么事啊?这么急!”    可儿摇摇头有些焦急地道:“我也不知道,爹爹来找我的时候神色很不对劲,好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总之,大哥你快些去赵家吧。”    “好吧,那我去了,你回去的时候当心些。”宁叶叮嘱一句后边匆匆往赵家而去。    —赵府—    大姐的房间内,一个年近半载的大夫正在给大姐号脉,丫鬟寰眼睛红肿,站在一边声抽泣着。赵母则愁眉紧锁,看着大姐的眼神满是担心。房间内还有一个少女,年纪和六差不多,长相清秀,模样和大姐有几分相像,此刻这少年也是一脸的担忧之色。    过了好见一会大夫收回手,赵母才问道:“大夫,我女儿怎么样了?怎么突然就晕倒了?”    大夫道:“大姐是长期劳累,身体得不到休息,导致气血不足,加上又染上了风寒,所以才会突然晕倒。本身并没什么大碍,吃了我开的方子,退了烧便便可醒来,只是日后一两个月里一定要好好调养,切不可在劳心劳力了。”    赵母见大姐无事,心也就放下了:“多谢大夫了。寰送一下大夫。”    寰应了声后便领着大夫出去了。    赵母坐在大姐床边,看着她苍白没有一丝血气的脸,心痛犹如刀割。伸出手轻抚了下她的有些散乱的秀发,竟声啜泣起来。那站在不远处的少年见状便立即走了过来,急道:“母亲,您别担心,大夫不是了吗姐姐没事的。”    赵府大门前魏伯来回徘徊,是不是驻足看一下远方。终于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街道不远处。还没等对方走进,魏伯便匆匆走了过去。    “王公子,你总算道了!”    宁叶正准备行礼,魏伯一摆手,抓着宁叶就往赵府走:“别讲究这些礼数了,赶紧跟我来。”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车行出事了,大姐病倒了。”魏伯言简意赅道。    宁叶还是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过了一会便到了赵家后院,只见后院的空地上停着数十辆马车,有没有造完的也有已经完成的。而马车边上几个工人不知道为什么事急的只跳脚。一件魏伯到了,便像是看见了主心骨,纷纷走了过来。    “魏叔..”    魏伯朝他们点点头,接着便带着宁叶来到了那些马车前。    “看到这些马车了吗!”    “看到了,难道大姐就是因为这些马车而病倒的?”宁叶好奇道。    “不完全是。这件事还要从三个月前起。”    “三个月前,礼部得到圣上旨意,要安排一次祭祖,时间就在明年开春,倒时满朝文武加上皇亲国戚都要参加,让礼部着手准备下,礼部核算之后,发现皇宫内先有车辆根本不够用,而且很多都已经陈旧不堪。因此礼部便想着从民间订购一批新的马车,如果符合宫廷要求的话,以后皇宫内的马车便专由这家负责。礼部几位大人经过一番商定后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杭州几个制造马车大户上,分别有我们赵家,侯家,以及明家。三家同时竞选,有礼部派人审核,符合要求者便可拿下这次的黄商。大姐为此也精心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明礼部的人就要到了,可这紧咬关头车行内的马车出现了大问题,基本上大部分车轴都出现了开裂的情况。如果这事传到礼部官员耳中,将对我们这次竞选黄商非常不利。”    听了魏伯的解释宁叶大致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指着眼前的马车道:“这些都是出现问题的吗?”    “是的!”    宁叶蹲下身,仔细检查了马车的车抽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