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道士卖刀(第1/2页)大唐神厨传

    ()    从名刃堂出来,李隆基和妍儿两人,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追问苏晓飞,那把价格昂贵的菜刀究竟哪里不好。    论材质,用的百炼钢,和三国时曹操与孙权拥有宝刀所用的钢材是一模一样。    论做工,名刃堂专门制作各式仪刀,佩剑,工匠的技术在全国肯定是数一数二。    论口碑,这里的光顾者都是皇室贵族和门阀富人,还有朝廷将领名臣,若是做的不好,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贤弟,你究竟是看不中那把刀哪一点?”李隆基看着仰沉思的苏晓飞,忍不住又一次问道。    不料苏晓飞却托着下巴,叹息道:“到哪去搞到一套‘双立人’或者‘和庖丁’呢?”    李隆基道:“贤弟,‘双立人’是什么?‘和庖丁’又是什么?难道长安城里还有比这间‘名刃堂’更好的刀剑铺子?”    “双立人”是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德国知名厨具品牌,因为生产优质的不锈钢刀具而在现代厨师心中有很高位置。“和庖丁”则是日本顶级厨刀公司“正本”推出的优质厨刀系列,曾在美食杂志厨刀评估中得到“最好的刀”评价,非常受日本和西餐厨师认可,一把上好的“正本”寿司刀要买到两千美金以上。    不过苏晓飞没法跟李隆基和妍儿解释这些。    苏晓飞道:“名刃堂那把所谓绝世厨刀,尽管用了不错的百炼钢,制作工艺也非常精湛,但锋利度和耐久性终究不够,最可恶的是刀柄上那些宝石装饰,镶嵌金丝,大大降低了整个刀身的平衡感。”    李隆基顿悟道:“原来如此,这就和军刀一个道理,即使用料上乘,制作考究,但整把刀的平衡感有问题,使用起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妍儿道:“所以你用手指旋转刀身,是为了测试平衡感?”    苏晓飞点点头,笑道:“不过,那把刀买回来摆在家里还是不错的,做菜的话就算了,舍不得。”    李隆基道:“可是还有七你就要参加御厨选拔,买不到称手厨刀,势必对你会有影响。”    苏晓飞道:“嗨,意如此,到时候只能拿一把菜刀跟卢应拼了。”    “菜刀……菜刀……”妍儿突然道:“师父好像提到过,西市有一间菜刀铺子,是个道士开的。”    “道士开的菜刀铺子?”苏晓飞觉得有点儿意思了。他自从经历过西市采买食材事件,对长安西市有了不错的印象,感觉那里就是一个可以淘到宝贝的地方,当然,那里还有婀娜多姿的胡姬姐姐。    妍儿看着苏晓飞一脸猪哥表情,立刻猜到他在想胡姬酒肆,在他脑后敲了一记响亮爆栗。    三人在西市一路搜寻,终于在西市西南角落找到了一间菜刀铺。    和“名刃堂”相比,这间菜刀铺子简直只能算是作坊,环境破旧简陋,门可罗雀,给人一种撑不住三就要倒闭关门的感觉。    李隆基有些担心地问道:“妍儿妹妹,你确定是这间铺子?”    妍儿见到这刀铺破败的样子,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轻声道:“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这间……”    二人正在疑惑,苏晓飞却已经大摇大摆走了过去,刚走到店铺门口,挂在门外布帘揭开,一个光头和尚退了出来。    和尚站在门外,双手合十,对着店铺里面深深鞠了一躬,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道:“学生愿给道长做牛做马,只求道长能收学生为徒。”    只听店铺里一个炸裂般的声音传出:“你走吧!别再来了,要去就去东市‘名刃堂’,别来贫道这里,真麻烦!”    苏晓飞被这声怒喝吓了一跳,喃喃道:“这和尚和道士不是河水不犯井水么?怎么还跑来跟道士拜师?”    李隆基听见苏晓飞疑问,道:“这不是普通的和尚。”    妍儿道:“光头穿袈裟,不是普通和尚那是什么?”    李隆基道:“他是日本国遣唐使,也是留学僧人。”    苏晓飞道:“倭国留学僧?难怪看他个子矮矮,话口音也奇怪。”隋唐期间,倭国向中国陆续派遣了五千人的遣唐使和留学僧人,以交流名义学习大量隋唐时的科技、政治、文化。    那和尚听见苏晓飞在身后对他议论,转过身来,双手合十拜了拜,便离去了。    李隆基又道:“隋朝时的确称他们为倭国,自太宗起,万国来朝,倭国自觉这种称呼不雅,遂改名日本国。”    妍儿道:“为什么他会向道士拜师呢?”    苏晓飞脑袋一拍道:“对了,你不是师父提到的那间刀铺是道士开的么?店里那大嗓门就是道士啊!”    李隆基和妍儿也惊觉,刚刚顾着谈论日本和尚,竟把道士的事情忘记了。    这时那刀铺里又传出一阵声音:“外面三位客人,要买刀便进来,不买早点儿离去,别挡着贫道生意。”    妍儿撇撇嘴道:“这破店有什么生意,站了半一个客人都没有,居然还那么凶。”    苏晓飞倒是对里面有些好奇,于是走了进去。    这间刀铺面积很,连柜台都没有,只有几张矮竹椅。墙壁上挂着几把方方正正的中式菜刀,有的连刃都没开过。房间中央,一个穿着深蓝色粗布道服,皮肤黝黑,微白头发高高绾起在脑后的道士,正坐在地上,来回打磨着手中菜刀。    苏晓飞听着刀身在磨刀石上发出的细腻沙沙声,心中一喜,暗暗想道:“来对地方了。”    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