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下课(第2/3页)重来2001
一是理科相对更适合男生,二是理科高考报考时候也更好报专业,毕竟都是农村孩子,家里没啥背景,大学毕业后工作都得靠自己。
赵小莉齐丽丽和吴畅的话,张东明认为选哪个都行,理科也能学,文科也挺好。
于是关于文理科选择,张东明把他的想法简单跟几个学生说了下,到底选啥,张东明也不太好干扰几个学生的想法,还得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6月7日,周日。
张东明上午也没讲课,让几个学生回家跟他们父母商量报考的事去了。
其中白东升,白艳之前就给做主了,选理科,白东升本身也想选理科。
其他几个学生家长的话,虽然都听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老话,但文理科到底是怎么个事也不清楚,又纷纷跑来问张东明,让他帮拿主意。
这个事张东明还真不能帮拿主意,只能给建议,于是把他的想法和看法跟几个家长和学生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最终的报考结果,六个学生全报了一高中,白东升马宏旭齐丽丽吴畅选了理科,赵小莉和白娟选了文科。
6月12日。
其他几个班的课程终于讲完了,而张东明他们班已经第六次模拟考试都已经结束了。
6月15日。
学校安排初三全届第一次模拟考试,用张东明从三初中拿来的模拟卷。
最终成绩,张东明他们班几个学生还是以绝对优势霸占全校前六名。
其中,第一名马宏旭以608分的成绩比第七名初三二班的李严多了整整多了140分,即便第六名的白娟也比李严多了近60分。
6月20日。
全校第二次、初三五班第八次也是中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卷子还是用的三初中那边的。
因为这同样也是三初中最后一次的模拟试卷,整体难度比之前降了一档,其他学生的成绩还没太大感觉,马宏旭白东升和赵小莉三人都考了615以上的超高分数,其中数理化几乎就没丢分,都是丢在英语和语文上了。
6月22日。
张东明去了趟市里,从刘川那拿回了三套卷子,也是三初中那边最后的三套卷子。
这三套卷子的不同之处在于,据说“含金量”比较高。
这也是当初张东明选择三初中的原因之一,当然张东明也很清楚这个“含金量”的限度,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但就跟高考一样,中考的每1分同样至关重要,哪怕学生能够因此多得1分也是好的。
回来之后,张东明把三套卷子复印给其他几个班也都发了,也没说什么,这东西不是明说的,懂就懂,不懂就算了。
他自己的几个学生的话,因为已经是最后一个星期的自由复习时间了,这三套卷子张东明就连着答案一起给学生发了下去,让他们好好看看,然后挑了一些他认为比较重点的题型给几个学生讲了下。
6月23日,准考证下来了。
他们学校的考场刚好安排在一高中,几个学生都没分到一个考场。
赵小莉2考场,11号。
白东升28考场,7号。
马宏旭16考场,16 号。
齐丽丽5考场,3号。
吴畅13考场,24号。
白娟22考场,10号。
别说张东明他们班,全校一共17个报名参加中考的学生就吴畅和初三二班的李严分到一个考场,而且座位号还挨着,一个23,一个24。
然后怕学生把准考证弄丢了,学校也没给学生们发,等到了考试前一天再发。
6月24日。
卢野给张东明来了一个电话,说让张东明替他跟赵小莉说一声“加油,好好考”。
张东明说他把电话给赵小莉,让卢野自己跟赵小莉说,卢野说“不了”。
挂了电话之后,张东明没跟赵小莉说这事。
6月25日,放假前一天。
这一天不管参不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都进入了即将脱离束缚的喜悦气氛,各个班级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只有初三五班的六个学生还在认真复习。
因为张东明前些天说过中考前2天休息,而教室黑板右边的中考倒计时还有3天。
晚自习第一节。
赵小莉看了一节英语,应该是在看句型语法啥的,看的很快,半节课就翻完了三本书,后半节课也是很快地看着考试卷。
白东升看的比较杂,一会儿看看物理,一会儿看看化学,一会儿看看英语,一会儿看看语文,惟独没看数学,然后看的速度比赵小莉还快很多。
马宏旭看了一节语文卷子,把八套模拟卷子和张东明最后发的那三套语文卷子都看了一遍,看的速度同样很快,因为这些卷子不光是他,他们每个人已经看过很多遍了,都快背下来了。
齐丽丽和吴畅也是看了一节英语,跟赵小莉差不多,也都是课本卷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