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犁庭扫穴(第3/4页)抗日之特战兵王
只有当岗楼上面的探照灯扫过,才能短暂看清楚。
远处的无锡城方向隐隐有灯光照射过来,不用想,肯定是驻扎城内的联队主力得知司令部遭到攻击,紧急出城来增援来了。
只可惜,从时机上看有些迟了。
莫名的,东太郎浑身的汗毛突然竖起来。
下一刻,岗楼上的哨兵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急忙掉转探照灯,然而,探照灯才刚刚转向,夜空下骤然传来叭的一声枪响,探照灯应声熄灭,不过,在熄灭之前,探照灯的灯光却还是短暂的照亮了前方十一方向。
在十一方向,东太郎看到有黑压压的人群正猛扑过来。
“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
哨兵顷刻间凄厉的尖叫起来,紧接着又是叭的一声枪响,哨兵的尖叫声便嘎然而止,然后整个人从岗楼上倒栽而下,又像一段木头掉落在地,发出嘭的一声闷响,东史郎怔怔的看着这一幕,第一次感受到战场的残酷,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
“杀改改,杀改改,杀改改”队长抽出军刀,声嘶力竭的长嗥起来。
东史郎茫然回过头,便看到手里有枪的战友们纷纷从战壕里直起身,连续拉动枪栓对着前方开枪,乒乒乓乓的枪声顷刻不绝于耳,灼热的子弹高速旋转着飞射,在漆黑的夜幕中拉出一道道耀眼的流光,迅即便又消逝不见。
下一霎那,前方的中国人也跟着开火了。
至少十挺以上的机关枪同时、猛烈开火,纵横交错的弹道、流光溢彩的弹道曳光,顷刻之间就布满了整个夜空,东太郎和整个队的战友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火力,仿佛世界的机枪都集中到了此时此地。
日军的进攻套路极其严格,甚至于死板。
先是炮击,然后步兵进攻,而且每次投入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一个队。
当步兵队进攻时,其支援火力通常就只有三挺轻机枪外加两具掷弹筒,最多再加一挺九二式重机枪的远程火力压制。
所以,东太郎看得都傻了,因为中国人的火力太凶残了
灼热的子弹就跟狂风暴雨似的猛泼过来,将日军外围阵地打得烟尘四溅。
东太郎蜷缩着身躯,死死的缩在战壕里,根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他的一个战友只是稍微露了一下头,便立刻被密集的弹雨打成了血筛子,战友直挺挺的倒了下来,就倒在东太郎面前,借着弹道的曳光,东太郎甚至可以看清战友脸上那狰狞的表情。
狂暴的火力持续了差不多半分钟,接踵而来的便是冰雹般的手雷。
借着弹道的曳光,东太郎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排排的手雷被扔过来,然后就跟下冰雹似的落到了他们的阵地上。
紧接着便是连续不断的猛烈爆炸。
这一刻,地在动,山在摇,天空也是战栗。
东太郎也被一颗手雷爆炸产生的气浪波及,被震晕了过去,却没有想到因此阴差阳错的逃过了一劫。
分割线
暂编七十九师的攻势只能够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犁庭扫穴
真的是犁庭扫穴,面对暂编七十九师狂暴到变态的火力,只有几十条三八大盖的鬼子炮兵根没有招架之力。
作为一名穿者,再没有人比徐锐更清楚日军的优缺,日军的优是纪律严明,拥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基层军官都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战术执行能力极强,但同时,日军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那就是严重缺乏自动火力。
日军是一个岛国,一贯奉行大海军主义。
所以,对于陆军,日政府是能省则省。
当德、美、英等欧美列强的陆军已经普遍列装自动步枪的时候,日陆军却仍然坚持装备打一枪需要拉一下枪栓的三八式步枪,这极大限制了日军基层单位的火力输出,面对装备大量自动火力的敌军,日军就非常吃亏。
杨大树带着二十名机枪手,将机枪挎在胸前,一边猛烈扫射一边嗷嗷的冲锋。
不得不,暂编七十九师残部现在真是阔了,子弹那是敞开了供应,可劲造
在机枪队凶残到变态的机枪火力面前,炮兵阵地外围的鬼子根连头都抬不起来,更别开枪反击。
半分钟,短短不到半分钟,机枪队就迫近到了三十米内。
代价是,一个残兵受重伤,另有两人受轻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紧接着,手雷队跟了上来,在不到十秒钟之内扔出了三百颗手雷,整整三百颗甜瓜手雷在方圆不足三百平方的区域内集中爆炸,杀伤力可想而知,转眼之间,鬼子看似完整的环形防御工事就被炸开了一个十米宽的缺口。
不等硝烟散开,徐锐左手王八盒子,右手反握三八式刺刀,第一个冲进缺口。
徐锐一个纵身便跃过三米宽的战壕,人在空中即连开两枪,击毙了战壕里试图反抗的两名鬼子,接着反手一刀抹了一个猛扑过来的鬼子少尉的脖子,那个鬼子少尉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