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节 船老大的哲理(第1/2页)建设盛唐

    乐乘见冯宝讲完了话,迎上前道:“冯都尉,你讲完话了?”

    “对!”冯宝拱手道:“多谢关照!嗯,乐监察(御史)是怎么来的?在这里等着我们了?”

    “我从莱州坐船来的,御史台着我在莱州办差,正摊上你这事儿,就顺便着我在莱州坐船过到安东等你们了。〔<?〈〈”乐乘讲述他的来处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老兄办差这么积极,以八百里加急不断驿站换马来追杀劳资?我们吃奶的力气才跑到这里,你居然面色如常地等着我们了。

    冯宝对他敢横渡勃海坐船而来表示钦佩,大唐的官员还真拼啊。

    大海风浪莫测,敢将自己命运交给木板组成的船,有胆量!

    见到冯宝随行二十多人,携刀带弓,目光狠定,乐乘微皱眉头,随即舒展,没什么。

    “回去也是坐船吗?”冯宝问他道。

    没想到乐乘如此回答:“悉听尊便!我来的那条船不是返程船,你另找一艘吧!”

    冯宝暗赞他聪明,他纯粹一副不为难冯宝的样子,冯宝也不好意思找麻烦,大家好对他就是好,只要平平安安回到洛阳,他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郭省三,你给我找一艘船来!”

    “好嘞!”

    “牵三匹马来,送给乐监察!”冯宝吩咐道,不久有人牵来了三匹精瘦的马过来,虽瘦了点,但精神不差,一河西马二蒙古马,骑兵标配也。

    乐乘也不乔情,摸摸河西马道:“先借我,回到洛阳再还你!”

    “还不还无所谓啦!”冯道。

    “一定要还!”乐乘认真地道:“你的马这么好,我养不起!”

    得也是,好马要用精饲料,是不的负担,不过应该一匹也养得起吧。

    大家一起去安东的码头区,安东是个地方(那时期),但码头区繁华,没有千帆也有百帆耸立,船来船往,军人、商人来往不断,货物在码头区堆积如山,此处属于唐军进攻高句丽的一个出点,因有海运之利,遂展起来。

    郭省三要找船家洽谈,冯宝细看唐船:俱为方、平底、硬帆。

    这时期大唐的造船技术一流,工艺先进、结构科学、形体巨大,稳定性强。

    它有水密舱,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一舱进水,其余不进水的话船还能救;榫(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法的凸出的部分)钉接合与油灰捻缝技术,使木料延长,能够造大船,再有船舷置防浪板,可防倾侧也能挡风浪。

    唐船高大,也有一些外国般,又又破忒够可怜,让唐人作为天/朝子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郭省三极是得力,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登莱的船老大姓夏的,看上去非常老实,而且也当过兵,与郭省三边走边谈,被引见给冯宝。

    面对着将爷,夏老大并不怯场,规规矩矩地给冯宝行个礼,自我介绍他的船是给军队运粮的,回途准备搭一些这里出产的大木回去,已经收了一些,然后给郭省三花大价钱把整条船都给包下来,遂来听冯宝的差遣。

    冯宝知道郭省三极妥当的,不多问就问夏老大几时可以出?

    ”立即可行,现在风向正好!”夏老大做过军爷,知道军爷的脾气那是走就走的。

    “行!立即出!”

    ……

    夏老大的船果然大,可载七千石,煞是壮观,属于大型海船,仅水密舱就有个舱位给冯宝们放马,七十匹马尽皆赶入舱,安顿人员居住不在话下。

    夏老大极有经验,拿到订金立即买来了大量的豆子,他请冯宝派人驻在马舱里,点着灯,让马看到人,有空给给马们梳梳毛,跟它们谈话。

    马当然不识人话,可也知道主人的声调,是熟人也。

    喂喂豆子给它们,要诀是少食多喂,它们有得好的吃喝,又有熟人陪着,就不怎么怕黑、也不怕船上晃荡和封闭空间,不用担心它们闹事和不开心了。

    冯宝着随行参谋一一记下,将来渡江海作战时运马派上用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谢谢你了!”冯宝的架子不大,夏老大教他东西,尤其是宝贝马,谢字肯定要的。

    “不用谢!你们的是好马!我当过兵,大将军的马也不过如是,我也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爱马的。”夏老大爽朗地道。

    “你这船不啊!”冯宝走在甲板上巡视,赞道。

    “船大经济啊!每条般都得养上一批水手,位置重复的多。”夏老大见冯话的样子,也就与他攀谈起来,他有副手指挥水手们启碇升帆开船离港。

    船大经济,但要有社会经济支持得住,有足够的生意大船才好用。“那么生意多么?”冯宝问。

    “不错!”

    夏老大脸色是喜忧参半,高句丽人平了又叛,是养不熟的狼崽子,朝廷不断用兵,让他的生意不错,前阵子还搭了一船的兵过海。

    “我生意不错,但军队死的人多呐!”

    “我爷爷参加过前朝(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