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MT001机器人(第1/2页)开挂的程序员

    机器人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尤其是杨青现在所组装的机器人,全部的零件多达上千件,小到一个螺母,大到机器人的骨架,无一不是定制的,这么多的零件要想完整的组建成一个可以运行的机器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杨青在计算机软件上具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在硬件的设计上就缺少了一点经验,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杨青有书可以看。

    杨青定制的所有零件都是根据《自己动手DIY一台通用机器人》这本书中所提供的,而且这本书中还有完善的组装流程,根据书中的图纸来进行组装就可以了,这就好像是小时候组装一台玩具赛车一样。

    整个机器人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头部,身体,四肢。

    头部的整体外壳是由金属陶瓷制作而成的,具有非常强的硬度,韧度,密度,抗干扰,之所以用陶瓷来作为头部的外壳主要就是因为他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这一点对机器人非常的重要,毕竟头部里面有非常多的电子器件,如果没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那么就很容易被电磁炸弹之类的东西直接搞死。

    虽然头部是由陶瓷制成的,但是却并不重,杨青把这个和骷髅头一样的头部外壳拿在手中,开始安装它的内部零件,左眼的部分是一台价值10万美金的红外线热感应摄像头,这个摄像头外形就和人的眼珠子一样,直接就镶嵌在眼部的内置支架上,右眼是一台超高分辨率的微光摄像头,这个摄像头有5000万像素的分辨率,超高的IOS感光度,可以把黑夜照的和白天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个摄像头比左眼的还贵一倍。

    前面的两个摄像头安装完成之后,杨青紧接着开始安装左耳朵的雷达,这是一个小型的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雾霾,烟雾,灰尘,的能力,虽然识别的范围比较的小只有周围1000米的范围,但是他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的物体,尤其是对小型的物体具有非常强的识别能力,比如说子弹。

    右边的耳朵安装的是一台定向拾音器,这个拾音器的体积有些大,和雷达差不多,但是功能非常的强大,具有收集指定方向声音的能力,和雷达配合起来可以收集到摄像头盲区内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安装鼻子了,鼻子里面所安装是一台激光气体分析仪,他的灵敏度非常的高,理论上来说和狗的鼻子差不多,可以分辨出来200多万种的气体,但是这要在有气体的数据库才能做到,而气体数据库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中,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锁定一种气体,这种能力和狗鼻子差不多了。

    眼睛,耳朵,鼻子,这三个最重要的东西安装完,杨青小心的把一个只有两指宽的主板镶嵌到了大脑的位置,这是一个树莓派的开发板,当然是改装过的,普通的树莓派开发板也就是几十块钱,但是杨青这个改装的费用就花了五万多美金,这个板子可以搭载一块200量子位的芯片,树莓派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电脑,杨青在里面安装了一个linux系统,用来处理图像,雷达,气体等信息。

    当然,仅仅只是一个主板还不行,在主板的旁边杨青将一块拇指粗的固态硬盘插到头部骨架的卡扣里,然后又安装了一块内存颗粒,这个内存颗粒很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

    主要的部件安装完成,接下来就是把里面的部件用数据线连接起来,这个操作起来就很简单了,杨青只用了10分钟就把所有的数据线都插好。

    此时头部内的电子器件就都安装完成了,在脖子的地方,杨青接上了一根拇指粗的黑色线缆,这是头部和身体连接所使用线缆,这个线缆的外壳看起来是皮的,但是却是分为了三层,最外面的是聚乙烯橡胶层,在里面是一层钢丝网,具有防拉断的功能,在往里就是一层锡箔,具有防干扰的能力,最里面才是真正的信息传输线缆。

    完成内部安装的头部现在看起来很吓人,眼球虽然是和人的眼球一样,但是在空荡荡的眼眶中也是挺吓人的。

    杨青把头部放到了一边,开始进行身体部分的安装。

    身体的部分是由碳钎维所制成的,这是一种航天材料,具有非常强的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的作用,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强度,以及韧性,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

    整个胸部当然不是一个一个的肋骨组成的,而是一块块碳钎维合金板所拼接成的,这个身体的前面是一块完整的板子,后面就是拆分开的,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后面进行安装。

    “先把静音电机安好!”

    杨青从满地的零件中找出了一台长15厘米左右的电机,这个电机主要的作用就是调节身体的平衡,控制四肢和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提供动力,由于身体的空间所限,这台电机提供的动力换算成人的力气,差不多有1000公斤的力量,虽然无法和汽车动力相比,但是作为一个人形的机器人,这个动力也已经足够了,这是杨青目前所能定制的最好电机了,要想有更加强大的动力,就要自己来设计电机了,这个需要的时间太长,杨青准备以后再做,目前先用着。

    接下来安装的就是最核心的中心控制系统了,在身体的胸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