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偈语(第3/3页)梁仕容传记

下去了,起床开了门,独自一人走出僧房,双手向上做了几个来回的伸屈动作,再沿着双峰山的石磴往上走,一边呼吸着夜晚的新鲜空气,一边在搜索枯肠。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半山的白莲池。白莲花正在绽开,夜风送来阵阵的清香。

    神秀感到双腿有点疲累,躺在白莲池旁的那棵高大菩提树下,双手枕在脑袋后边,仰望着茫茫夜空。

    夜空,墨蓝墨蓝的,皓月高悬,风停了,苍穹上没有一丝浮走的云块。

    “啊,多么美好的月夜,多么美好的天空!这洁净如洗的夜空像什么呢?”神秀沉吟自语,思维的触角放开,在搜猎着。

    忽然,灵犀所至,令他猛然醒悟:“啊,一尘不染,有如朗朗的明镜!我们禅的境界也该达到这个臻境!”神秀觉得,思维里的云翳逐渐被拂拭而去,显露出的是一片空明。猛地,灵感喷涌,高兴得一拍大腿,终于想到一偈语,快步如飞地奔回寺里,径直来到南廊方丈室前,将食指屈曲,刚想敲五祖方丈室的门,却又凝定住了:五祖的城府深不可测,究竟他最为钟爱的偈语是什么样子的呢?目前尚未有一条参照偈语。自己作出的这条偈语虽然自我感觉很完美,但这毕竟是自己个人的意愿。怕的是,一旦呈了上去,五祖不大满意,那时已是侮之晚矣。

    这偈的轻与重,关系到自己毕生的前途。如果太过鲁莽,可能只会适得其反。想到这里,神秀又返身折回自已下榻的僧房里去,连夜将偈语记了下来。

    这偈语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该在什么时候面呈五祖呢?

    犹豫傍惶的心境一直在折磨着神秀。猛地,一种冲动似魔鬼般驱使他快步奔向南廊,欲向五祖直抒胸臆。但到了五祖方丈室门口,却又戛然而止。那道深红色的门犹如将他与五祖隔开为两个心境,两个世界。

    神秀暗自叹了口气,又颓丧地悄然离开。

    如此下去,神秀在南廊五祖方丈室前优柔寡断地徘徊,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足足四日四夜,合计起来,竞有十三次之多,但他始终没有勇气敲方丈室的门,向五祖直诉心曲。

    直到第五天的深夜,平日喜欢鸣叫的蟋蟀也停止了呜叫。守更寺僧的梆子敲过四更,神秀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一阵心血来潮,猛地从床上跳起来,一拍大腿:“好主意!”神秀鬼使神差一般走到案桌前,在凤池端砚研磨好墨,将宣城笔连同端砚一起用布包裹着,悄悄地来到五祖方丈室前南廊的粉壁上,环顾一番,确认四下无人,这才举笔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偈语的墨迹尚未干,神秀就连忙收拾好笔砚,如夜猫般快步离去,偷偷地返回自己下榻的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