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顾舍中劝离京(第2/3页)虎痴
叹气,前者将茶汤一饮而尽,语重心长地对许褚道:“仲康,局势如此,你不可不早做打算。”
许褚抬眼看了荀彧一眼,‘早做打算’什么意思?
又听钟繇道:“若事有不谐,仲康当速离京师!”
许褚这才知道,两人来探望自己,是在想着这个阶段袁氏万一落败以后的事。不得不说,荀、钟二人还是很有远见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眼光,嗅出了朝纲崩坏的味道,故而提醒许褚——你大小是个太守,多少有些兵马、人才,早点做准备吧。
送走二人后,许褚端着茶汤,良久无言。
戏忠打破沉寂,言道:“现颍川屯田事应已毕,只可惜京都大乱,信道断绝,徐君与枣君收了多少粮食,我等不得而知了。”
许褚的思绪被戏忠带回到了颍川根据地,他不由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袁绍会不会尽可能地重新安排一批人把离洛阳较为相近的郡给拿到手。而他这个颍川太守,因为种种原因,会否不得为继?
此想法一经萌生,许褚便有些坐不住。好在他到底是到了洛阳,有了跟袁绍集团接触的机会,好在他身边带着戏忠,有了商量的对象。不然要是留在颍川,朝廷表他人为颍川太守的诏令一下,许褚纵有‘雄心’,在得不到世家有力支持的情况下,真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钟繇、荀彧提醒他早做打算,大概也有这一层意思在。
把这些考量说与戏忠听,戏忠宽慰道:“主公帮助司隶攻打宫城,迎回天子,是有功劳的。而且目前来看,主公做的很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司隶这边,与董卓为敌。所以即便主公是‘武人’,有被司隶、诸公轻视之嫌,亦不必担心袁司隶会动您颍川太守的位置。”
许褚心内稍宽,却听戏忠说道:“只是不得不防董卓。”
是啊,董卓的部将胡轸在邙山脚被乐进折了一阵,往小了说是与许褚有了私怨,往大了说也让董卓明白许褚是敢于反抗他的人。因此,董卓兴许会对许褚坐在离京都如此之近的颍川太守位上有些想法。
“主公,董卓立足未稳,短时间腾不出手顾及我们。这段时间,当好好利用。”
许褚点头称是。
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许褚与戏忠谈到夜深,方胡乱睡下。翌日天色微明,忽有人在门外求见。
曹操来了。
许褚忙整理一下袍服,与戏忠一道将曹操请进屋里,但见曹操顶着偌大的黑眼圈,似是彻夜未眠。
许褚笑问之,曹操苦笑道:“与本初秉烛夜谈至天明尔。”
却原来是诸人散会后,袁绍又将亲信之人复又请回,除了曹操,还有张邈、许攸、高干、伍琼等人。所谈者,不外乎接下来应对董卓的既定方针。
“我睡了个通透,袁绍那边居然已经有了定案。原来荀、钟二人,竟也不能得袁绍的深信。”许褚暗自想道。
这会儿曹操想是疲累不堪,仍忙不迭来找许褚,应是有重要的事要说,头一件,便是袁绍定下的方针。
八个字,‘拉拢丁原,静观董卓’。
怎么拉拢,曹操说道:“操与孟卓提议,表丁原为执金吾,协制董卓!”
“好计!”戏忠拍手道。
曹操昨日在堂中见到戏忠跟在许褚身侧进来,没来得及问是谁,眼下看到许褚与戏忠同屋而眠,亦猜到此文士模样的人应当是许褚的谋主,便先请教姓名。
戏忠恭敬回道:“不才阳翟戏忠,曹校尉见笑了。”
曹操笑道:“原来是戏君!颍川郡人才辈出,如荀慈明、荀文若、钟元常,操都甚为敬佩,曾与荀文若、钟元常交谈时,听二人提起过戏君之才,却是已在仲康门下!”曹操笑意盈盈,可任谁都能看出他笑容里有着几分遗憾。
许褚知道曹孟德甚喜人才,用人不拘一格,与袁绍的‘作秀’不同,曹操是真的礼贤下士,希望有人帮助他。是以听说许褚房中的文士就是荀、钟二人赞不绝口的戏忠时,曹操难免生出点失落感。
许褚不着痕迹地岔开话题,问道:“志才且说此计好在哪里?”
戏忠道:“主公,曹校尉。执金吾负责京都治安,职在护卫京城、宫省,非常重要。虽不在三公九卿之列,然秩中二千石,实比九卿不遑多让。丁建阳兼领此职,有其并州兵为后盾,董卓必深忌惮之!况太傅袁公独录尚书事,由他提议,丁原也会因此感激。”
曹操赞道:“英雄所见略同,方许子远、张孟卓同有此言。仲康得此良助,真叫人艳羡。”
许褚干笑两声,叹道:“诚然好计,终比不过将董卓逐出洛阳。”
曹操嘿笑道:“事已至此,多说亦无益。仲康,操此次来,乃另有事与你商量。”
“何事?”
“与君相见之前,我去拜会了鲍允诚,观允诚话语,似有离京之意......其实要我说,仲康也还是早做打算为上。”
许褚愕然,曹操为何也让他早做打算?
见许褚愕然,曹操也不多说,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