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顾舍中劝离京(第3/3页)虎痴

辞离开。许褚转而对戏忠道:“志才,以你之见,我当如何处之?”

    戏忠没怎么想,直言道:“曹、鲍二君应都有离京之意,二人觉得主公或可为强援,因此曹校尉之后,鲍都尉也该快来了。”

    许褚张张嘴,“曹孟德也要离京?”这跟他知道的历史不一样啊。诚然因他到来,历史会发生变化,但这时候离开洛阳,许褚看不出对曹操有什么好处。

    戏忠摆手道:“曹校尉想走,然走不得。他是袁党骨干,此时弃党羽离京,其在袁党中的地位必然骤降。”许褚点点头,戏忠又说道:“鲍都尉与主公一般,非袁党骨干,他预见袁绍非是可辅佐之‘明主’、‘强主’,是以早则今、明两日,迟则十日内,当离京返乡。”

    这是许褚到东汉来第一次听人直接说‘袁绍不可辅佐’,倒有些意外。转念一想,也属正常。戏忠何等精明才智之人,先前议事时,许攸、曹操、鲍信包括许褚,都建议袁绍马上发动对董卓的攻势,可袁绍却是数次迟疑,很有优柔寡断之感。若在常人眼里,或许拉拢丁原,观望董卓的举动尚称得上中规中矩的老成谋划,可戏忠、曹操、鲍信什么人,单此一事,俱都能瞧出袁绍骨子里的些许缺陷。

    正说间,鲍信果然来了。说的还是跟荀彧、钟繇、曹操差不多的话,劝许褚早点离开。

    鲍信并非跟戏忠一样,是未有美名之士,相反,何进提拔他,就是因为他‘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鲍信与许褚一道护送天子回宫,对许褚的观感比之曹操不遑多让,都觉得许褚是可以深交的有志之士,所以对许褚,他吐露心迹,“仲康,我欲明日离京,君有何打算?”

    许褚行礼道:“鲍君直言相告,在下也不隐瞒。我欲多留几日,再行离开。”

    鲍信也不问许褚为什么要多待几天,道:“司隶无驱逐董卓之决心,京都危若累卵,不可其坐等其变。”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鲍信这句话,对许褚可谓是相当‘推心置腹’了。

    许褚再次谢过,将鲍信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