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卷江山点评---五胡乱华的大环境(第5/7页)五胡明月
原的瘟疫为“草原鼠疫”!
鼠疫的传入起先是从西汉帝国和匈奴的战争开始,由于持续的战争和内外的不断贸易,这种发源于草原的疾病就被带入了中原!然后马上在中原各地周而复始的发生灾情,但是那个时代根本无法医治!
而对于战争和贸易是否会传播鼠疫,西方有很多文章已经证明,这里就不啰嗦了!
而是不是起源于汉武帝,我想应该更早,但是我们没有证据了
接着东汉又频繁的发生地震,据说是因为公元2世纪的中国正好是一个地质活跃期。
活跃的结果就是东汉时期不断发生地震,而地震之后,就会大规模的发生瘟疫和蝗灾,鼠疫就是其中重yà
的一个角色!
而张仲景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恐怖的时代,他通过大量实践找到了克制这种瘟疫的办法,并写成了这本书----《伤寒杂病论》,和更进一步的《辨伤寒》
然后最重yà
的论据出来,这部《伤寒杂病论》被阿拉伯人翻译后带到欧洲,治疗好了黑死病,拯救了整个欧洲,用西方著名学者李约瑟的话就是:他是一个拯救欧洲命运的人!
由此可见,东汉末期的瘟疫就是鼠疫,这就是导致人口大量锐减的一个重yà
因素,而到了西晋末,这种瘟疫再次大量出现,因为各族胡人和中原晋人的战争又开始了!
频繁和持续的战争,让鼠疫变得更加的猖獗!
史记:公元311年,匈奴汉国的始安王刘曜,河内王刘粲带兵攻下了长安,紧接着关西就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和瘟疫,满野尸骨,活下来的官吏和百姓,一百个人只能存活下来一两个人!
鼠疫的可怕可见一斑!
大家看西方著名学者的一句话就胜过我的千言万语,但为什么我还要说,因为我觉得这个知识应该得到普及,因为我们忽视的历史和真相太多了!
最后,西晋的时候有没有人可以对付鼠疫呢?有!他就是葛洪!葛仙人!关于他,我以后也会说起!
四.西晋末,公元306年到311年各势力分布
北方:
拓跋鲜卑:
拓跋猗卢(公元?年--公元316年),代国第二十二任皇帝。公元295年--公元316年在位。谥号“穆皇帝”,也称为“穆帝”或“代穆帝”。他是文皇帝拓跋沙漠汗之子。
他的势力范围大约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到山西大同一带。
值得注意的,此时的拓跋氏手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就是木骨闾(鲜卑语),但是这里出现了分支,也是我比较信服的,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名字念成蒙语的“蒙古里”,这个人的头也是有特点的,秃顶,但是眉毛以下是有头发的,可见是修剪过的,而不是真的秃顶,是不是有点早期蒙古人的特点?
据土默特学者荣祥考证(荣氏未刊稿《蒙古族源浅探提纲》。):拓拔掠骑从蒙古部(蒙古部,即没歌部在阴山一带,与拓拔为邻。),而这个小木同志在拓跋力微时代就是奴隶,到了拓跋猗卢掌权的时代,犯了法,逃跑了,然后逃到了纥突邻部,也就是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汉族发动侵略的根据地),然后到他的儿子车鹿会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部众,自称柔然。
那么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精力说这个人呢?因为他后来投靠的这个纥突邻部是宇文鲜卑的一支,也就是说公元306年~311年的时候,宇文部还离我们很遥远。
慕容鲜卑: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
至于慕容吐谷浑,他离开慕容部后,就消失了许久,然后再出现的时候就抛弃了慕容这个名字,直接使用吐谷浑作为自己部族的称号,西迁至枹罕(今今甘肃临夏县附近地区),而吐谷浑是怎么迁移的,我会在我的小说《五胡明月》中提起。
势力范围大致在辽东。
段氏鲜卑:段部鲜卑发源于辽西走廊一带,其始祖为段日陆眷,原位乌桓大人的家奴,因饥荒,在辽西郡附近乞食,招诱亡叛,逐步强盛。八王之乱爆fā
后,段部跟随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南下中原,攻克邺城,抢掠甚多。段部首领段务目尘因此被西晋封为辽西公,领有辽西郡。但鲜卑兵因惧怕王浚军令,将劫掠来的八千汉族女子沉溺在易水河里,令人发指。史书评价曰:“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势力范围,辽西和少部分的辽东地区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长驻北方疆土并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但永嘉之乱后生不臣之心,亦与段部鲜卑交恶,最终被石勒所败。
他是当时北方晋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