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二十二(第3/4页)阳光下的德意志
负责调解国家拳头比争端国家的拳头大,至少在十九世纪的世界丛林法则中,就是如此。
远比大清熟悉西方游戏规则的日本非常清楚,在没有外来强国强力干涉的情况,日本强占了琉球,那么琉球就是日本的。
巴夏礼看着身旁的巴兰德,与面前日本人饶有兴致有问有答的画面,就觉得一阵的反胃,这个该死的德国佬,早就知道自己不喜爱吃奇奇怪怪的东方食物,居然在自己吃之前,也不解释下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那怕中午自己在房间里吐了几次,下午仍然无法挥去心中的烦躁。
看着巴兰德,巴夏礼心中是烦躁,而看着这几个日本人,做为日本政坛著名人物板垣退助的背后支持者和金主,巴夏礼更觉得无比的厌恶。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就像一个喜欢尝试各种冒险活动的年轻人,整个社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潮。
既有宣扬共和,也有宣扬君主制,既有赞成自由民主,也有拥护独裁集权,按照吉田松阴和福泽谕吉的想法,西方所有的思想都应该在日本尝试一遍,这样才能最终找到,最适合日本土壤的体制。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鼓励下,板垣退助做为明治维新的元勋之一,成为日本自由派和民权运动的领袖,因为宣扬自由民主思想与君主立宪制,一直以来与萨摩藩和长洲藩的这些家伙们势同水火。
伊藤博文和西乡从道等人,虽说是日本政坛的亲英派,但是在英国人眼里,他们远不如板垣退助来的可爱和知心,尤其是这个伊藤博文,巴夏礼更是苦大仇深。
当年英国驻日大使馆灰溜溜的从江户搬到横滨,就是因为伊藤博文这家伙放的一把大火。
最奇葩的是,今天尊王攘夷一把火烧光了英国大使馆,第二天居然又跑回英国大使馆申请签证,说是要到英国学习西方文化.....
伊藤博文的善变,让善于变通的英国人都难以接受。
巴夏礼蓄积的怒火,不但敏感的日本人感到了,巴兰德其实也早就感受到了,吃河豚料理之后再让他见烦心的日本人,果然能折磨这个耿直的英国佬。
按照清国人说法,现在是万事俱备,只需要让英国人把东风刮起来了。
“伊藤君,做为受到清国政府委托,同样是得到日本政府承认的调停人,在我看来贵国与清国,在琉球问题上都很有各自的道理。”
“道理的确很多,但是做为东亚和平的维护者,英国政府反对任何人,单方面试图改变东亚各国现状的行为,这个反对不仅仅是口头的反对,而是来自英国政府的正式警告。”满心烦躁的巴夏礼懒得再玩什么外交上的语言游戏,冷着脸毫不客气的甩出了伦敦方面给出的最新指令。
如遭雷击的伊藤博文,此时终于明白,自己心中的那一缕疑问到底是什么了,就是英国人的善变,只有利益没有道义,为了目的可以跟魔鬼做交易的英国政府。
“我们被卖了,英国人还是德国人,或者英国与德国人一起?”伊藤博文心寒之余,开始扪心自问。
看着被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难以动弹的日本人,巴兰德公使又顺手再扔出一个噩耗,“做为英国的朋友,德国政府接受英国政府的提议,在英国印度舰队赶赴东亚前,德国环球大舰队将承担武力维护东亚和平的责任。”
看着脸上失去笑容的伊藤博文,和脸色铁青的山县有朋,巴兰德公使轻轻端起手边的咖啡杯,神色亲切的说道,“我想伊藤君和山县君早就知道,在香港的迪特里希指挥官,向清国政府提供了一份对日作战计划。”
“这份作战计划是迪特里希指挥官,出于对德清合约的个人理解而制定的,并不是德国政府的本意,因此德国政府授权我,向日方澄清,德国对日本并无任何的战争恶意。”
“最令我国政府感到高兴的是,日方也积极向我国释放了相应的善意,因此德国政府同意,接受日本政府缴纳二千万两白银,即一千万德国金马克,做为德国大舰队不向日本宣战的保证金。”
“八嘎!真是无耻的背叛呀!”伊藤博文心中划过一丝怒意后,就强攥着拳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日本只是一个小国,还没有资格,也没有实力去跟什么强国动怒,与其没有任何意义的发泄怒火,还不如赶快冷静的寻找对策。”
山县有朋的心中,完全没有任何的愤怒,反而是充满了的无尽的惊奇和敬佩,原来这个世界还能把无耻包装的如此美妙,明明是一个强国要凭借武力敲诈自己,却硬生生的找出了一个维护和平的借口,还是维护被敲诈者的和平。
“果然是应该要向欧美学习,无耻也能如此的艺术,真让人大开眼界呀!”
其实,更让山县有朋大开眼界的事还在后面。
“日本身为小国愿意接受强国的意志,不管这个意志公正与否,但是小国也有小国的愤怒,两位公使大人都是东亚通,自然也听过布衣之怒,血流五步,天下缟素这个典故。”伊藤博文缓缓的呼了一口气,不卑不亢的说道。
巴兰德公使挑了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