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不识PHS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3页)我可能回到假1994了

,在1880~1930兆赫波段内运作。

    PHS技术最初是由日苯NTT实验室在1988年对外发布,是NTT实验室根据日苯多数地方人口密度大且人口流动性小的国情特点专门研发,作为一种准备与日苯国内GSM制式和PDC制式竞争的技术形式出现的,在1991年由NTT实验室形成正式的技术规范文件。

    1992年7月,日苯NTT公司和DDI公司分别在东京地区开通了PHS语音服务,东京街头出现了一种比GSM数字手机还要小得多的“新型手机”,这种“新型手机”体积小重量轻,甚至能放进男士的衬衫口袋内,而且耗电少,充满电能一次待机十天至十几天。

    这种PHS通话终端一经投放市场后,一个月就在东京地区发展了10万用户,1992年10月份,日苯京瓷公司旗下的ASTEL公司也加入了PHS语音业务的竞争,到1993年底,整个日苯国内已经发展了700万户用户。

    谷方市电讯局赴日考察团一经发现PHS技术这一新事物后,不仅仅是作为专职技术副团长的林立松,考察团的其他成员们也是显得颇为意动。

    在国内邮电分营前几年,移动通信业务的运营实际上已经半独立于邮电局之外,仅在业务上接受邮电局的管辖指导。

    在邮电分营之后,移动通信业务更是与电讯局再无半点瓜葛,随着国内模拟移动通信网络的持续运营和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蓬勃发展,移通集团甚至联讯集团都将赚得盆满钵满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有关系有荣光,那也是现在同属电子工业部接受行业管理的缘故。

    在1992年邮电分营体制改革的同时,机械电子工业部也重新分拆为机械工业部与电子工业部,除了新成立的国家电讯总局直属电子工业部管辖之外,中华移通集团和中华联讯集团也都要接受电子工业部的行业管理与指导。

    今年年初以来一直有消息称,在新成立的邮政部与新成立的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可能很快又要重新组建一个新的部门即信息产业部。

    不论国内的通信行业格局怎么调整,电讯局系统现在是既没什么业务新亮点,也没什么利润增长点。

    据说在信息产业部组建之后,卫星业务可能要分拆出去成立独立的卫讯集团,寻呼业务也可能要划出去交给联讯集团。

    至于电报业务,呵呵,现在还有几个人拍电报?

    这样一来,电讯局系统将来也就剩下固话业务撑门面了,从业务范围上讲还不如1992年成立的联讯集团呢,联讯甫一成立就是已经包含了寻呼、固话和移动这三大基础业务了。

    现在固定电话的初装费还是相当高的,公家单位需要安装固话的差不多也早就装好了,固话业务的增长点主要落在家庭用户的新安装上,但是一门固话座机的初装费比一位普通工薪阶层的年收入还高,这是问题的矛盾症结所在。

    与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及九十年代初期需要四、五万块钱一只的大哥大相比,现在的手机价格已经是大幅度下降了。

    国内最贵的GSM数字手机也不过是两万块钱不到,最便宜的老款GSM手机也就是六千左右,至于模拟网的大哥大手机也就是比中文汉显BB机稍贵一些。

    尽管手机的通话费高达每分钟一块八毛钱,而且还是双向收费,但购买手机的新用户却是层出不穷,除了社会上那些日渐增多的老板大款之外,很多稍有经济财力又有移动通信需求的人都会咬牙买一只,虽然昂贵但毕竟不需要像固话开户那样缴纳初装费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百姓会越来越有钱;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价格和通话费用都会越来越低……以后国内的手机用户群会越来越庞大,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势所趋。

    移通集团自一成立就是庞然大物,联讯集团这一小弟弟以后的发展规模也不会小,如何不让电讯系统的同志们羡慕嫉妒恨呢?

    日苯新出现的这种PHS技术就挺不错,与GSM、CDMA同属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只不过与主流的GSM相比算是一种非主流的技术,另外只是在日苯国内出现及运营而已。

    在日考察期间甫一接触这种PHS技术,林立松对此就很是上了心。

    PHS采用微蜂窝技术,基站有10毫瓦室内型、室外型和200毫瓦室外型三种,外形紧凑小巧,易于安装。基站可以安装在覆盖区内的电线杆上、建筑物外墙上、电话亭上和公共场所内。

    PHS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全数字化无线技术,保密性强,无法盗打;它采用32K语音编码,话音清晰度可以和有线固定电话媲美,将来还可以支持数据传输业务。

    PHS手机轻巧精美,携带方便,可以移动使用;采用微蜂窝技术,手机只有10毫瓦的发射功率,对人体安全健康无伤害;用户能在市区内可随时随地通话,提高市话利用率;作为市话的延伸和补充,PHS手机的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的号码编码方式相同,可以用它拨打市内电话和国内、国际长途,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