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不识PHS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3/3页)我可能回到假1994了

费和优惠政策也可与固定电话相同。

    考察团里个个都是人精,虽然只是市、县一级电讯系统的“领导干部”,但往往越是基层的人胆子越大。

    这玩意要是能引进回谷方电讯局,完全可以打打政策的擦边球嘛,我们又不是违规开展移动通信网络咯。

    但是经过一番详细了解之后,考察团上上都被冷水泼了个透心凉。

    先不谈引进PHS技术需要给NTT实验室多少技术授权费了,就是这网络系统硬件投资也着实不小啊。

    对于PHS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NTT、DDI、ASTEL这三家公司的建网投入都不小。

    三家公司先后开通PHS语音业务后,开户入网的新用户确实越来越多,看似能够很快收回投资并逐步盈利,但从1994年初开始,下决心退网的用户也越来越多,问题出在PHS技术本身。

    基站功率小,覆盖范围也小,导致终端切换多,加上终端功率小,所以容易掉话,也就是没信号。

    而且日苯的木质房屋多,这信号干扰还好一些,倘若搁到国内城市里,都是水泥砖混结构的房屋楼房,那信号干扰就更大了。

    NTT公司和DDI公司搞这个PHS移动通信网络,都快亏得裤子都没了;ASTEL公司好在有母公司京瓷公司输血,勉强还能硬撑着。

    这么一来,哎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考察团里成员们纷纷作如是想法。

    ……

    刚才,是梁桂琴见到陈安宁拿过来的无绳电话子机而引出了话题,或许是刚从日苯考察回来才两三天,林立松的新鲜劲兴奋劲还没过,这有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话匣子盖子一旦打开,一时半会就摁不下去盖不起来了,不过最后基本还是围绕日苯那个PHS“手机”在打转。

    不过陈安宁也看得出来,林立松的确是有点心有不甘,便笑笑道:“林叔,我知道你心里可惜什么,你们在日苯接触到的这个PHS技术,将来可能有绕不过去的技术发展瓶颈甚至是死胡同,但是现在立刻就能解燃眉之急,不过又无法承受相当大的投资风险与亏损风险。”

    林立松见陈安宁说得一本正经跟个小大人似的,都没细细品味陈安宁话里的内容,就下意识要脱口而出打趣这小家伙两句,却被陈安宁接下来的话给生生震住了。

    “林叔,那三家日苯公司建网投入大,又经营亏损严重,我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是把这个PHS作为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建设,而你们电讯局完全可以把PHS作为一个无线接入技术来运用,就是一个无线接入技术,仅此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