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逢(1)(大修,八千字)(第2/6页)三十而不弃
七月月初,江城几乎每天都浸泡在雨水里,天空被洗得一尘不染,大地却连成了一片污淖。
布西湖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但要承接瓢泼的天上来水,还得接收排水渠汹涌而来的地上水。
那几天,布西湖的水位蹭蹭地往上涨,随时都有和街区的汪洋汇合的风险,万幸,她最后坚持住了。
江城大学临湖傍山而建,出了东门就是临湖大道,而位于东门附近的东区教职工公寓则是名副其实的湖景房。
东区十栋三单元301室,是一间三室两厅的大房子,里面只住了一个人,一个年轻的独身女子,她就是从布西一小刚离职的陆原野。
陆原野六月份离职没几天,就赶上了这场持久的大雨。
作为江城的土著,她太了解这座城市的脾性了。所以,雨季一开始,她就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日常用品等物资。
当雨势大到足以在高台的石阶上形成一个壮观的小瀑布时,当她发现十栋和九栋之间的小路积水成河之后,她没再出过门。
她躲在家里,就像是躲在属于她一个人的诺亚方舟里一样,这是她最后的避难所。
如今雨季结束,洪水褪去,人们都回到了陆地,陆原野却不愿意走出方舟。
她甚至会忍不住想,如果洪水永远不要褪去就好了,这样她就能合情合理地,永远待在方舟里了。
比起每天早上必须要深吸一口气,必须鼓起勇气出门的日子,她明显更适应现在的生活。
今天是周五,她起得和往常一样的早。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个黑白色圆形大钟,当她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卧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正好连成了一条直线。
六点整。
不管需不需要上班,她都是这个点醒来。
她在卧室门口停了半分钟,好似在重启休眠了一晚的大脑。
假如你能读取她的脑电波,就会知道,她在思考接下来一整天的安排。
搬书。
刮墙壁。
等快递。
还有,等人。
理清思路后,她才继续往前走。
屋子里有些暗,她熟练地在拐角处的墙上摸到了客厅大吊灯的开关。
“咔哒”一声轻响,亮了。
赫然入目的是满满一地的书,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只有沙发前空出了一条将将只能容下一人经过的“小径”。
她沿着“小径”,走到落地窗前,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夏日晨曦一点儿也不含蓄,扑面而来,洒满了她身后的一地。也刺得她才刚睁开的眼睛,又眯上了。
又是一个大晴天!
这样的大日头,再晒一天,足够了!
适应强光之后,她的一只手抓住了窗棱,变双脚着地为单脚着地,身体前倾,另一只手柔和地往前一送,落地窗的玻璃窗扇轻轻地滑开了,停在了靠近对面窗棂地方。
没有撞上。
她松了一口气。
然后小心翼翼地转了个身。
阳光之下,刚刚还光彩夺目的大吊灯,已经黯然失色了。
陆原野从“书海”里走出来后,回到拐角处,把大吊灯关了。
在T恤外面套了件防尘罩衣后,她就开始了今天的第一项工作。
她从离落地窗最远地方开始,一摞一摞地,把书抱到了阳台上,按照和先前一模一样顺序,整齐地摊开摆好。
客厅里的书只搬了一半,阳台上就被铺满了。
她的手掌和十个指头,已经变成了黄绿色。
书上的霉菌,还要再擦拭一遍,她心想。
随后,她去了一趟卫生间,出来时已经是洗漱过的样子了,头发也挽着了起来,露出了光洁而饱满的额头。
现在的她,比刚刚发丝凌乱、睡意朦胧的样子,多了几分高不可攀——即使她的手上还拿着一片干抹布。
太阳光,越来越强了。
她准备先擦拭阳台上的书。
她蹲在地上的背影,显得有些单薄,却是耐心又细致。虽然她有心在允许的范围内避开更强的太阳光,但也无意与光阴分寸必争——把书擦拭干净,才是她最大的目标。
她保持着匀速,把所有的书都擦拭完之后,已经是八点了。
她来到厨房,洗了米,把电饭锅调到了煮粥模式,接下来,就是她做卫生的时间了。
半小时之后,原本就很整洁的屋子,显得更加光亮洁净了。
正好粥也熟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地受潮的书,她应该已经画了两小时的画了。
这几天,阳台被书本沾满,画架已经被收进了阳台上的储物柜。
吃完早饭后,一阵敲门声响起。
是位上了年纪,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奶奶,原野一开门,她就说:“原野,我今天买的菜多了点,你帮我消耗消耗。”
说着就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