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出塞九首(第2/4页)世子殿下你坑我
到,孔三金会作诗来夸自己,倒是知道赶紧起身道谢。
秦桧摸着胡子,看了看周祭酒,轻声道:“不错,不错。”
周祭酒也是赶紧出言道:“是啊,是啊,尤其是万家灯火万家安这一句,堪称点睛之笔。”
俩人自然也是知道,若是能趁此机会让二人搞好关系,那对朝堂之上也是有着好处的。
毕竟对于孔穗这位孔家圣人,大家都还是十分敬重的,若是靠山王与孔穗关系一直不好,那夹在中间的满朝文武都不好受。
杨凌霄起身与孔三金客气了一番,秦桧看向杨凌霄道:“世子殿下常年在外为我大秦出生入死,西出迎击草原匈奴,东往平乱句高丽,南下剿灭后唐逆贼,实乃我大秦国之栋梁。虽然殿下常年在外领兵,诗文上可能并不擅长,可是若心中有那么一两句不妨大胆一吟,也算让今日来为世子殿下庆功的诸位多受指教。前些日子听闻世子殿下改了汉祖的大风歌,虽说有打油诗之嫌,可潇洒豪放,其中气度也是让人佩服!”
杨凌霄心说,你玩我呢?那玩意也叫诗?大风起兮云飞扬?二风起兮云飞扬?三风起兮云飞扬?四风起兮云飞扬?
我这诗叫啥?《大风刮走杨凌霄》?
其实这就是杨凌霄当真不了解这大秦文坛。
大秦文坛对于诗词歌赋,一项态度十分开放,也可能是受到李白这厮的影响,大秦的文人多是不拘一格的豪放派。
作起诗来,韵脚,意境,气势,全有最好,就算只占其中一样,也行。
哪怕什么都不占,诗写的再烂,也有一些或想法古怪,或阿谀奉承之人,能给你解读的头头是道。
杨凌霄这首就是这么个情况,这《大风吹走杨凌霄》,可能还真没他想的那么不堪。
“这个.....实在不会作诗啊.....哈哈哈哈哈”杨凌霄这一笑,倒是惹得满堂一起欢笑,世子殿下如此坦诚,众人无不觉得当真君子也。
杨凌霄哪是坦诚,他是怕丢人,虽说这货脸皮厚自来熟,可是今夜你也看出来了,其实骨子里还是内向的,遇上这人多的场合话可不就少了吗?
不过杨凌霄知道曲线救国,笑了一阵后出言道:“虽然我不会作诗,但是在军中与李白为友,却是颇为佩服起才情。那日李白当空以天为纸,以剑为笔,一首将进酒,敢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说到这,众人无不点头,大秦上下无论何人,对于李白为人可能看法不一,但是对于李白的诗,早就成了神话一般的存在。
不说别的,今日在场十个人有九个人都是李白的粉丝。
不过杨凌霄这句佩服李白的才情,九成九就是胡说的了,当初在句高丽,他跟杨平二人,哪次不是在李白作诗的时候嘲讽他一番?
顿了顿见满场都频频点头,杨凌霄笑道:“可是诸位可知,我大秦还有一位不弱于李白的青年俊才?”
这下倒是大家都很好奇,不知杨凌霄说的是谁。
只见杨凌霄侧身看向杜甫,行礼道:“杜大人,您可是当今圣上金口玉言,堪比李白的诗词大家,可不要再藏拙了。”
众人一看,原来这就是杜甫?这杜甫还真没几个人见过。
其实他在大秦的存在感极低,除了那次,李白一朝顿悟,辞官而去之时,赢夫曾经颁旨呵斥李白后,启用了杜甫。
当时赢夫把杜甫夸的比李白还厉害,只不过大家都以为这是皇上丢了面子,在这找场子呢。
不过一边是当今圣上,一边是自家偶像,这事儿很少有人会多说什么。
再加上杜甫低调的很,所以大部分人都以为杜甫的才学不过是圣上吹嘘的罢了。
这其中包括秦桧这些朝中官员,杨凌霄这么一说,秦桧周祭酒王一康等人都急了,心说你这不是驳皇上的面子吗?
满场的人也都等着看好戏呢,只见杜甫站起来给杨凌霄回了一礼,轻声道:“不才,刚才就一直在心中酝酿,已然成诗,倒是谢过殿下抬爱。”
“哦?”这话说出了,满场都来了精神了?这厮居然认了?
那李白是谁?那都不能用语言去形容他有多牛逼了,简直是文人墨客的终极梦想。现如今杜甫竟然就这么认了,他觉得自己自己不弱于李白?
杨凌霄瞅着坐在杜甫的身边赢夫抖了抖眉毛,意思说,看,你不借我,我还是用上了吧?
赢夫白了他一眼,倒是压根不在乎,他晚上来就是凑热闹看姑娘的,刚才杨凌霄不好意思看人家姑娘,赢夫可是把这满场的姑娘打量了个遍。
主要他易容的这个三角眼的相貌实在引不起什么注意,就算这会儿目光明显都集中在这边,也没几个注意他,就是看到了他也只会纳闷这小子是谁?
或许有国子监的能想起来这货好像叫严夫,也只会猜他是靠山王府的人,以为杜甫跟他都是杨凌霄带来的。
总之杜甫这一起身,杨凌霄就赶紧坐下准备聆听大作,别人不知道杜甫是不是真有本事,他是知道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