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3页)季夏之歌

说服姐姐,随自己离开。

    姜缗和姜缱两姊妹并肩立在下首,容貌和身形皆肖似,仿若并蒂之花。仲余瞧着,一个柔弱如春之樱,一个娇俏如雪中梅,他只觉得屋中莹白的秋兰都失色了不少。

    “妇姜,”仲余笑道:“往日听你提及汝妹,如今见了,果真不同凡响。”

    说罢细细询问姜缱巫寨的光景,族人,生计,是否婚配等等。姜缱为避免麻烦,搬出从前在巫寨的说辞,道自己居于阿媪的寨子中,育有一女,夫君于战乱中丧生。

    姜缱平静地说完,姜缗的眼眶却红了。姜缱冲她笑了笑,她们姐妹二人,竟总是在替对方难过。

    仲余道:“妇姜之妹,亦是仲余之妹。今日设宴,便是庆贺你们姊妹重逢。今后,濮姜便安心在越邑住下,我遣人将阿媪和萝儿接来同住,可好?”

    姬芸转过头,看了看仲余。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因为妇姜的事生气,仲余却浑然不知。

    她双手攥紧捏住衣袖,面上挤出一丝笑意,“正是如此。濮姜姿容出众,可惜造化弄人,大好年华竟丧夫寡居。”她看向仲余,“邑君不如寻一寻越地的氏族俊杰,给濮姜觅一门良配。如此,不单伊人可在越地安心住下,连妇姜也去了一块心病了。”

    仲余略有些意外,“哦?吾妇热心,可……越邑如此偏僻,恐不易寻到合适的才俊。”

    姜缗亦转过头看了看姜缱。姜缱表面虽不显什么,却是十足骄傲的人,姜缗知道她绝不会接受仲余的安排。她正要想个理由拒了,只见姜缱果然跪倒在地,郑重道:“多谢邑君和小君美意,缱十分感激。邑君于水火之中保全了姐姐的性命,便等同于救了缱。一直以来,缱以为姐姐已不在人世。曾日日锥心,夜夜噩梦。邑君于我姊妹,实有再造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日邑君若有差遣,缱必万死不辞。”

    姜缗将姜缱扶起,看了一眼仲余,缓缓道:“邑君和小君仁善,何须你一个女子去做那些凶险之事?缱儿于我,也是同样。如今见你安好,姐姐此生再无他求。”

    姜缱笑了笑,又道,“至于亲事,缱实在无心力考虑。今日缱其实是来辞行的。”

    仲余吃了一惊,“为何?寺人可有何处不妥?又或是有何不习惯?”

    “并无不妥,谢邑君照拂。”姜缱道:“只是如今有一件紧急的事,缱须面谒夏后。”

    仲余又吃了一惊。他心中转了几个圈,见姜缱不是在开玩笑,神色凝重起来。

    “濮姜莫不是在玩笑?夏后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见到的。”

    “并非玩笑。邑君知道,我姊妹二人是濮人。”姜缗悲戚道,“如今濮地天灾,濮人艰难,我等不可坐视不理。”

    于是将姬氏和雍氏在濮地课重税敛财、肆意奴役百姓等事一一道来。仲余皱紧了眉头,而姬芸更是心惊肉跳。濮伯姬显是她的叔父,他若果真如此行径,夏后知晓必不会轻饶。

    “今年濮地天灾,民生更加艰难,濮人纷纷逃离家乡,乃不得已也。”姜缱道,“若濮伯不收敛,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只怕不止与濮地相邻的巫咸,大夏各处都会流民遍野。”

    “邑君……”姬芸急切道,“叔父向来小心谨慎,绝不致如此昏庸。想来此事恐有内情,应由叔父亲自面见夏后,以免生出误会。不如,由我修书一封,送去濮邑吧……”

    由谁去说,姜缱是不在意的。只要姬显以后不再如此苛待濮地百姓,不征收重税,濮人可安稳度日,便不会去做那流民,流民少了,高阳承便起不了其他心思。她想要的,不过如此。

    她盈盈下拜,“小君思虑周全。缱并无异议。”

    姬芸面色稍缓。仲余将芜杂的思绪捋了捋,却觉得不妥。流民与日俱增,大宰已去巫咸平乱,尚未有消息传回;濮地那里,是长兄孟衡去的,可是自己对衡的事,更是知之甚少,不知其中有何曲折。如果以孟衡小王之尊,竟为姬氏遮掩,此事必牵扯巨大。他瞧着眼前的姜缱,见她神情不似作伪,心想,不如就由她去出面捅破,无论结果如何,于自己都没有坏处。

    仲余斟酌道:“濮姜曾是濮人旧主,由濮姜为民请愿,倒颇为合适,夏后定然格外重视,于濮人有益。”

    “邑君!”姜缗和姬芸同时唤道,仲余摆了摆手。

    “吾妇不必忧心,夏后圣明,必不会让濮伯蒙受不白之冤。濮姜心系濮人,深明大义,我等作为臣子,理应同濮姜这般,为夏后分忧,为社稷着想。我等应备上文书,差遣从人,助她谐阙。”

    “邑君,我……想陪缱儿一起去。”姜缗说道。

    “不可!”姜缱和仲余同时说道。

    仲余说:“缗儿,你莫要忘了,‘弋王妇’至今下落不明。若是被人知晓你的身份,拿你去填了殉葬坑也未可知,届时便是我和小君,也要担下罪责。”

    姬芸的脸色彻底阴冷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