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当仁者心(第2/3页)九弦医仙
坐下来准备给师父倒茶,就被秦南琴一把抓住她的手摸起脉来道:“这些日子,脉象平和许些,身上阴寒毒没有发作吧!”
唐文雪边到茶水边莞尔笑“谢谢师父关心,师父研究的天香玉丸还能克制下阴寒的侵蚀,服用了少许,身子却缓和了许多”。
秦南琴品了一口茶念道“只能缓和,师父还名医,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医不好你。目前还可以缓和,日后加重,只怕你还要受些折磨。”
唐文雪笑靥如花儿:“如未遇见师父,已早长眠地下,雪儿很知足,自己的身子自己还是知道些,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命数,师父不必介怀。”
秦南琴长长叹了一口气。再喝了几口茶水,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唐文雪心里还再想刚刚发生的事儿,也不知如何开口问。
一时间师徒二人面面相觑。此时秦南琴道:“在为师还是十七八岁的一个春日里,是第一次见到主人,那时是送来一把古琴,说寻找多年,未曾找寻到琴的主人,放在谷中来寻找,丢下一卷曲子后便也如今日一般,似一阵风的离去。”
“他是谁?”
师父并没有很快回话,只面无表情缓缓道来:“这君子谷都是他所创建,君子谷接到命令照要求办之即可,从不敢多问。其他的为师也是一无所知,主人很少到谷来。江湖中人和谷中仆人一直不知君子谷真正的主人是谁。”
秦南琴神情怅然的回过神来,喝了一大口茶接着说道:“九弦琴放在谷中数十载,才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你,平常之人琴弦根本就触碰不得,更别说拨动琴弦,让它发出声响了,硬碰琴弦反而会被琴上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导致受伤。”今日主人赐予戒指,想必也是与琴有关吧!”
在一旁的唐文雪听得有些入神了,回过神道“:师父知道这琴的奥妙之处吗?这玉环戒指与琴有何关联?是何用意?”
琴南琴再三叹道:“既然琴已择主,告诉你也无妨,先前为师没有告诉你,是怕你不好好练会有其他忧虑。”
唐文雪笑道:“师父是天底下最美最好的师父,不说自有一定的道理。”
秦南琴用手戳了下唐文雪的额头说道:“就你这鬼机灵的丫头,就会哄师父开心。为师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这么一个传说也不知真假。”
相传在三千年前,有一个医术冠绝天下的大夫,不仅医术精湛,也能谱得一首好曲,喜在江湖游走,好名山大川,广结善缘,来去自如,游走于江湖和朝堂之上。在行走江湖之余,在坊间经营一家药房救治世人。
一日,一位病得厉害的奴仆唤他给小姐把脉,就在这样闻病治病中,得知姑娘名叫勉叹,家世显赫,从小喜琴好音,更谈得了一手好琴。
随着用药时日已久,小姐病情渐渐好转。为了小姐能药到病除,大夫也会偶尔前去把脉。
一次,大夫走到府邸就听到小姐琴音,竟然忘了挪动脚步。随着家仆的叫喊声才回过神来,在家仆的带领下走到长廊转角处,远远就看到那女子小巧的脸蛋,肌肤似雪,樱桃小口微带笑意,眼如流星,眉似柳叶,有些偏瘦的身子,着鹅黄衣裳,甚是美极了。
那女子见有人来,便停下拨动琴弦的玉手。
这是挽歌第一次见到勉叹,挽歌不由自主的怕起手来说道:“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绕梁三日不止啊!万物向荣,熬尽寒冬见初春,雪竹琳琅,活泼欢快甚是一番勃勃生机的美景呀!但有为何带着淡淡的忧伤。如此美景确有些伤情。”
勉叹本有意起身离开,忽听到有人夸奖。前面说她琴音动听,后者听出曲中之意和心中之所想。甚是欣慰欢喜,抬头望去。
眼前人虽是大夫,但看起来更像是修道文雅的侠客。眉清目朗,身材修长,有一股文人雅士和侠士之气在身。
勉叹伫立站了一会儿说:“谢谢过奖了。”便走上阁楼,又回头对着挽歌淡淡的笑了下。
隔着屏幕挽歌把脉后,起身写了方子给侍女,“按此药煎服,方可痊愈。”
回头对着屏风道:“刚听小姐一曲《阳春白雪》为何会如此忧伤难过,小姐莫非遇到伤心事儿。”
只见屏风那端未发话,又说道:“小姐大病初愈,万不可如此忧伤伤情,对病情着实不利,还望多加调养。才可快速痊愈。”
只次一见,便让挽歌挂念。她到底为什么事儿如此忧伤。在看病空闲之余,他做了一把九弦古琴,多次打磨,就称其为九弦琴。
翌日,利用请脉之意,把九弦琴赠送她。
她收到琴,很是欢喜。当场用此琴弹凑了一曲以表赠琴谢知音。如来一来,日益渐进,二人渐渐产生情愫。
不知过了多少日后。王朝一道圣旨。勉叹进入王宫。嫁给权威的王上。
两人自知此生再难以复见,恩情亦难成双影;寥寥琴弦寄相思,但求来世共婵娟。
他再见勉叹时,已是妇人模样。挽起了本该为他挽起的青丝。一副尊贵的少妇模样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她清瘦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