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当仁者心(第3/3页)九弦医仙

面容憔悴惆怅,神情庄重之下又带忧伤。大殿之上,两人只能远远的看着。

    自那日见后,挽歌自觉见勉叹甚难,红颜易失。

    便为她在朝堂上谋得一职,当起王宫的御用大夫。只为了跟随她,守候她,远远的看着她,因大夫身份,也有少许机会游走于后宫。请脉看病之余。为她写了一处“药方”,他给她谱写一首以她名字命名的《勉叹曲》。

    每每莞妃心情不畅,便弹凑一曲,时而露出笑脸。这也是她在深宫大院中唯一的寄托。

    因莞妃忧郁,加上身子本就不好。身子越发的不适,更是疾病如水般的压来。她本就不得宠。

    王上也就更不会过问许多。也只有他会前去看病,每当看到她清瘦苍白的脸庞,他就会越发的心疼、难受心。

    一次朝堂的礼祭,君臣将侯均参与,一时间大殿上歌舞升平,觥筹交错。挽歌根本无心这样的宴会。只担心她。

    宴会后结束,王上召他,让他寻找和练治除去百病永葆年轻长生的药物。

    挽歌一时间恍神了。世间哪有如此神丹妙药。他也想有,这样他的勉叹就不会如此痛苦。王上的命令,他没有抵抗,也不敢违抗。

    莞妃稍微病情好转点,就弹凑《勉叹曲》,以琴音遥寄相思。

    就这样拖着日益消瘦的病体度过三春。终在一次抚琴时,口吐鲜血,逝去。

    而挽歌本就不属于朝堂庙宇。只为心爱的女子委身于朝堂上。他只想守护琴,归隐山川,回归江湖,与琴音相伴,诉说相思苦。

    他找到九弦琴。不顾一切逃脱。但王上是不会放过知道神丹妙药的人,在不愿受王的软禁中,抱琴自缢。

    听完这一传说后。唐文雪面容微带伤感。慢慢缓过神道:“他俩真是可怜。”

    秦南琴道:“可怜之人,又岂止他俩,古往今来,参不透的也只有情了。听后世人说,能弹凑此琴弦之人,弹凑《勉叹曲》,到一定的意境之时,琴音和九根弦撞击声会唤起挽歌的意志,便会浮现出挽歌的灵。”

    唐文雪甚是漠然:“如此说来,挽歌大夫还在守着这把琴等待他的勉叹吗?可真是痴情之人”。

    秦南琴答道:“这只是数千年前一个传说罢了,只见书上记载,他们信来世有约说法。也有可能是为圆这对苦命鸳鸯能有再次相见的时刻,传说灵魂久久不愿散去,附在琴上的说法。但主人确很坚信此事。这琴才辗转几遭到了你手上。你已然练到七成,有没有有琴灵一说,慢慢多勤加练习,自然会见分晓。至于玉环戒指,为师也是第一见到,不知道主人是何用意,既然主人赠与你了,你定当好好保存才是。”

    唐文雪,默默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