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启航二〇一七(第1/4页)丢下你那怨谁

    Chapter01、启航二〇一七

    ————————————————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起,公元二〇一七迎面而来,二○一七年,刘晓雨和元媛之间又会经历哪些情感故事呢?我们拭目以待!

    这几年,刘晓雨的状态比较稳定,天天按步就班地值夜班,按步就班地做白日梦,按步就班地吃了睡睡了吃,按步就班地自学文化知识,按步就班地领着杯水车薪的工资,按步就班地应酬着不值得应酬的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刘晓雨也渴望摆脱低端世俗生活,走向高端自由的生活。可是,甭管刘晓雨怎么挣扎和折腾,就是出不了这个怪圈,好像是有个无形的网包围着他。

    刘晓雨可算得上命苦之人。

    唯一爱的女人,却还是这个女人的备胎。

    刘晓雨工作工作不如意,工资低的吓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还勉强可以渡日。

    万一哪天元媛指望起刘晓雨,大笔大笔地花刘晓雨的钱,刘晓雨就吃不消了。

    刘晓雨内心也很焦虑,帮元媛吧到头来又怕她不领情;不帮吧,又不忍心元媛受委屈。

    刘晓是山东大汉,山东大汉就是山东大汉,自古就有英雄救美的男子汉气概,刘晓雨的性格与山东大汉的特征不谋而合。

    一提起山东人,很多人会想到人高马大、山东大汉之类的字眼我认为山东出好汉的说法,一多半来自于水浒传的“流毒”。

    山东男人的好处,更多地不在于外表,而是骨子里的那种豪放和仗义。

    在有些地方的人看来,山东男人鲁莽,做事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但是智商比较高。其实,这也正是山东男人的可贵之处。

    受孔孟的影响较深,山东男人都有着很强的是非观念,嫉恶如仇,讲义气,并且相信别人跟自己一样有着对是非的判断标准。所以,一旦确认自己做事符合正义,就会无所顾忌。

    至于山东男人重名轻利重义气轻财帛,不知道自己吃亏,而是他们相信好的名声不仅是人生世上的立足之本,更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上,他们宁肯舍近求远。我认为,这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渗透了儒家思想的“鲁派智慧。

    山东人的厚道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招待来客,不管亲疏远近,均是一律热情有加。喝茶要喝家里最好的茶,品质稍差的都留着自饮;饮酒要喝家里最好的酒,品质稍差留着自己细品。全盘托付,不求回报。当然,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儒家提倡“来而不往,非礼也“,山东人不是不求回报,求的长远利益。

    我将心比心,热情周到,以后到你家里做客,你的招待想必也差不到哪儿去。推而广之,长此下去,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得到相应的待遇,做任何事情时都不会有拦路虎。偶尔的“吃小亏“是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亏吃得很值。

    厚道好是好,但得有个度,有个标准,有个底线,对坏人厚道,等于帮了人家的忙,在这一点上,好多山东人没少吃过亏。但也有某些山东人利用山东人的给人留下的“厚道“印象,骗取别人的信任,做些影响山东人脸面的丑事出来。

    有个段子很能说明山东人的厚道程度:有个山东人卖了一堆酒瓶子,事后发现收瓶者多给了10元,骑上自行车追出20公里,累得气喘吁吁,硬是把10元塞到人家手里。把个收瓶人感动得不成样子。区区10元,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关系人品信誉,只有还给人家心里才安稳。

    据说山东向中央交纳的财政收入不是全国最高的,但在各省交纳的比例上一定是全国最高的,山东人永远都和中央保持着非常高度的一致。这种“一致“里,体现的是忠诚和厚实。在非典期间,山东人向北京献血的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在5.12大地震的救援与重建中,山东更是充当了主力。

    儒家思想对于山东人的影响可谓至深,往深里说,“厚道“是儒家推崇的“仁“、“义“的核心理念的外延和伸展。

    直爽

    山东人最讲究一个“信“字,信用之于山东人,比脸面都重要。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否则自己以后都不好意思见别人,也不知道怎样跟人家交往。如果大家都说某个人不讲信用,那他彻底完了,朋友都会鄙视他。

    两千多年前,最伟大的教育家鲁国人孔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连信用都没有,这怎么可以啊。看来,在孔老先生眼里,“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此后,就诚信问题,孔子还不至一次地跟弟子讨论过。他的弟子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往,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另一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都要经常反省,为人出谋划策怎么可以不忠诚呢?与朋友交往怎么可以没有信用啊?“三省吾身“,曾子的这个要求听起来简单,一天两天这样做,倒也不难,难的是把它奉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圭臬,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