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风云再动,干戈复起(第2/3页)天行之逆韩

胜的表情变化,燕丹是看在眼里,此事促成已有七成把握,剩下的只是利益划分的细节了。

    “燕丹虽然名义上是个死人,但是辽东之臣民还是操系于我手,尚可替父王作出联齐伐汉的决策。”

    燕王喜本来就担忧辽东离秦国兵锋太近,如果有退路,当然是想离得越远越好。

    通往乐浪的辽东走廊被挖了那么久,路上全是坑洼,如果从那里出兵攻伐,简直就是噩梦。

    齐国拿下三郡,燕喜率军民前去接收一部分,那就简单得多了。

    “燕国龟缩辽东,兵微民疲,难有作为,此战全得仰仗我齐国。”

    “既然是齐师伐汉,全取三郡岂不是更符合齐国的利益?”

    经燕丹这么一分析,后胜顿时觉得秦国所要求的伐汉之举并非苦差,其中大有利益可图。

    齐人善于经营商贾之事,凡事必斤斤计较,甚至延伸到了国事谋划上。

    “表面上看,确实是更加有利于齐,可实际上却是损齐利秦。”

    “当齐国成为天下间唯一的那根眼中钉,秦国岂会放任,无论如何,都要拔出肉中之刺。”

    做生意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要后胜肯谈,燕丹就知道此事有了门路。

    “分润一郡之地于燕国,则大有不同。”

    “燕国可于边境陆路防范抵御秦人的劳师远征,齐国则专心防守海上,避免了顾此失彼的情形发生。”

    “陆路、海路,对于秦国来说,都对后勤有着莫大的需求,其攻势难以长久,齐、燕各个分管一路,应付秦师孤军绰绰有余。”

    里长城的联合作战矛盾重重,给了燕丹很大的警醒。

    内部倾轧不断的联合军还不如分路驭使更加具备战斗力。

    “再说了,燕丹在三郡早有内应外合的布置,三郡地形驻防图册也握在手中,与我联合,有益无害。”

    那批蜂拥涌至汉城的墨家弟子,韩经不是不知道里面掺了沙子。

    但他认为自己有副好牙口,能连同沙子一块消化吸收了。

    况且,只要燕丹一死,这些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只能一辈子潜在汉城发光发热。

    为了掩饰身份,充分赢得汉城方面的信任,这些人往往工作得更努力,有意卖弄下使出的绝活、出的成果要比其他人更多。

    后胜的表情是愉悦的,仿佛一直以来笼罩在头顶的秦国黑云散了开来。

    错估形势,为门客为蔽,致命齐国社稷危如累卵,一直以来,他是十分愧疚的,此时,经过与燕丹的一番攀谈,心底对齐王的那份歉疚也淡了几分。

    韩经对眼前的狗血剧嗤之以鼻,燕丹的进步不过如此。

    昔日规划构建里长城也是这般大言凿凿,结果整个防线跟纸糊的一样。

    更何况,这一切都要在齐国轻松顺利拿下汉城的前提下,汉城防御可不是纸糊的。

    现在韩经在考虑的是,到底要将齐国打得几分痛。

    最终齐国向秦举旗投降是必然的,只是此时在海上过度消耗了齐国的力量,一则与齐人结怨太深不说,将来齐地反秦也就少了许多声浪。

    而且这也会过度暴露汉城的底蕴实力,咸阳方面对此会作何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近日里,天下局势将会有新的变化,齐国大可拭目以待。”

    燕丹言及天下局势的变化,后胜自是半信半疑。

    他假死脱身,串联了这么久,自然是要有一番动作的。

    “谁!”

    “出来!”

    正当韩经倚在枝杈上思来想去的时候,书房内发出一声断喝。

    喝声出自燕丹,紧接着檐角与墙外就有数道身形电射而出。

    一个矮胖的身形罩在黑衣之类,如同一个充满气的气球,飘过院墙。

    这个体态身形,韩经是再熟悉不过,不是下午刚拜别的朱家更是何人。

    这几个追出去的相府护卫,实力不俗,韩经怕朱家吃亏,掰碎腰间玉佩,暗中以发飞蝗石的手法击出。

    只听“哎哟”几声,有人跌落于地,追有前面的也连忙转身来看。

    惊疑不定的一干人就此失去了追踪朱家的机会,转过身来再朝着院内搜索,空荡荡的树上哪里还有韩经的踪影。

    第二天一大早,韩经于住处收到了朱家派遣农家弟子送来的情报。

    送信的弟子名为朱季,亦是朱家的义子之一,在田仲叛离之后朱家就将他亲近任用起来。

    信件里简单介绍了铜面人的身份以及对方与后胜的一些交谈内容。

    虽然韩经与他是在同一时间知晓这些的,还是打心底抱以感谢,朱家果然是重义之人。

    “朱堂主是如何知晓齐相的机密?”

    朱家可没有韩经那般深厚的功力,即使他靠得更近,也没理由能听得这么详细。

    这也是韩经极为好奇的地方。

    “义父有一门绝技,能识唇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