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来最大的版权侵权案(6更,2万+)(第1/3页)摇滚教父
时间进入到五月份,乐坛发生了一件大事。
去年的时候,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家叫做“纳斯普特”的音乐网站。
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软件,将cd中的歌曲转码成mp3格式,然后上传到网站上,供其他歌迷下载。
网站的本意,是为那些没有发行渠道的独立歌手,提供一个发布作品的渠道。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纳斯普特的注册用户就超过了一亿。
如果是在互联网泡沫崩盘之前,纳斯普特的创始人可以选择将公司上市,然后获得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财富。
即使是现在,这家网站在华尔街金融机构的估值,也超过了十亿美元。
然而,纳斯普特网站上上传的作品,大多是没有版权的。
也就是盗版。
以五大唱片公司为首,北美超过一百家唱片公司,联合将纳斯普特告上了法庭。
仅从涉案金额的角度来讲,这是北美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起版权侵权案件。
控方律师称,在过去的六个月中,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从纳斯普特网站上下载的歌曲超过二十亿次。
这为整个唱片行业带来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这个数字当然是夸大了无数倍的说法,不愿意花钱的人,即使没有盗版,也不会有多少人选择付费正版。
不过玩弄文字游戏,从来都是律师所擅长的。
在各大唱片巨头的影响下,律师的这番话出现在北美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以及庭审。
在五月初,加州法院裁定,纳斯普特网站对唱片行业构成了“著作权侵权”,要求立刻关闭网站、停业整顿,并开出了一张天价罚单。
纳斯普特当然不肯认输,当场提出上诉。
这起官司看起来还要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对整个唱片行业,乃至于整个乐坛,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就像一场波及整个行业的地震。
甚至有媒体宣称,数字化唱片的时代已经到来,实体唱片必然会被淘汰。
在这篇文章中,大量列举了纳斯普特网站上的下载数据,以及北美唱片业协会公开的销量数据。
前者远远超过了后者,差距高达十倍以上。
媒体试图以这些数据来证明,数字唱片将会彻底取代实体唱片。
虽然乐队在闭关录歌,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起官司的影响。
在私下的讨论中,乐队也聊起了这件事。
“数字唱片确实很方便,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什么有效的防盗版手段。”
安妮摆弄着一个mp3播放器,这是爱立信公司的新产品。
不过由于没有多少唱片公司发行了正版mp3格式的数字唱片,安妮的播放器里下载的也几乎全是盗版。
“数字唱片是未来的趋势。”
这一点,在罗杰的前世已经得到了证明。
大约也是在2000年后的一两年里,苹果公司首先推出了itunes,支持各种正版数字唱片的下载和在线播放,几乎所有的主流唱片公司都加入了这一计划。
不过罗杰不清楚前世的苹果公司,是用什么方式来防止盗版的。
没有接触过相关的行业,一般人也不会对此有什么了解。
想了一会,罗杰继续说道:“现在的问题不是防盗版措施不完善,而是版权法上对数字版权规定的不完善。数字盗版就和实体的盗版唱片一样,只有从法律上来打击,效果才是最好的。”
“数字唱片真的能取代传统唱片?”
理查森表示怀疑,这家伙是个坚定的“新技术反对者”。
年龄大的人,总是比较守旧。
虽然理查森才三十岁出头,但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迹象。
心态上的未老先衰,说的就是这个胖子。
“我觉得mp3很方便啊,比cd方便多了。”
安妮举起手中的播放器晃了晃,说道:“cd那么大,兜里都装不下,还得背个包,麻烦死了。”
cd播放器,哪怕是随身的小型播放设备,体积也不算太小。
小一点的衣兜肯定是装不下的,使用磁带的随身听要好一些,但是也没小到哪去。
相比之下,mp3播放器的体积只有cd播放器的几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携带cd光盘或者磁带。
从便利性的角度来讲,小型化,必然是未来的驱使。
cd和磁带,在这一点上先天就处于劣势。
“最重要的是选择性更自由。”
罗杰开口道:“比如说我只想听《不想长大》,实体唱片的话,我得买一整张《青春》专辑。如果是数字唱片,我只要单独下载这一首歌就可以了,不用额外去购买我不喜欢的单曲。”
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