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整编大军,赐名:镇边军!(第2/4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人不疑,疑人不用。”
“只要真心归附大秦,孤,绝不会区别对待。”
“吾大秦军功爵位制乃我大秦强盛基石,杀敌立军功可赏,加官晋爵。”
“你们父子。”
“真心归附的所有降将。”
“五十万杨家军将士。“
“宋境归附我大秦所有的将士。”
“孤既然接纳,自不会卸磨杀驴。”
“只要为大秦效力,凭手中之兵为大秦建功。”
“任何晋升封赏。”
“孤,一视同仁。”
话音落。
杨业父子九人都是心中一震。
他们能够听出赵玄话里面带着的威严,毋容置疑。
“殿下圣明。”
杨业父子心中仿佛是松了一口气,语气颤抖的道。
“当然。”
“孤丑话也说在前面。”
“既臣服大秦,孤决不允许背叛。”
“如若胆敢背叛大秦,孤,可不是杀他一人那么简单,他全族也当陪葬,无论男女,无论老弱,一律株连。”
赵玄威严而冷漠的声音响起。
整个大殿内。
瞬间笼罩了一股恐怖异常的杀机。
“臣等明白。”
杨业父子心中一惊,立刻回道。
他们自然毫不会怀疑赵玄话里的真实性。
作为掌控大秦权柄的存在,皇权在握,别说是叛国之人,就算是要灭他五十万杨家军,也只是金口一言,浮尸千里。
“殿下雄主之心,海纳百川。”
“但臣等终究是一介降将,无资格统领五十万大军,请殿下收回兵权,再选能将统御大军,臣等已得殿下天恩,纵然为一方小将,为一方郡吏。也绝无怨言。”杨业一脸郑重的请命道。
他是一个聪明人。
他明白。
就算赵玄是如何雄主,也不可能完全放任于他,他自己开口,那是身为人臣之道,更是求生之道。
在宋这等重文轻武的朝堂之中,武臣的处境本就不好,这也让宋庭的武臣更加圆滑,更加的慎重。
“这杨家父子果然不错。”
“懂得退让,更懂为臣之道。”
赵玄看了杨业一眼,心中一笑。
“杨家军统将仍是你。”
“不过,为整编全军为真正的大秦锐士,一切都将施行我大秦军制,大秦军规。”
“孤会派遣一万锐士入军中推行,也会派遣数十个战将入军为副将。”
“当然。”
“你也不要多想,只要你真心为大秦效力,孤,绝不会薄待。”赵玄对着杨业说道。
杨业真心臣服,赵玄自然也不会太过薄待,而且杨业父子也的确有统兵的能力。
于天下而言。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这对于大秦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秦帝国庞大,虽有诸多人才俊杰,但需要的人才仍然是多多益善的。
诸天万界,浩瀚无穷。
若是没有诸天的人才为大秦效力,大秦的国力提升远远不够。
“臣明白。”
杨业恭敬的道。
赵玄派遣将领和军官入军,这本是帝王的权衡之道,互相制衡。
而且这也让杨业安心。
“当日朱无视是不是给辽国承诺了什么,所以辽国才退兵?”赵玄问道。
“殿下圣明。”
“朱无视的确对辽承诺了,只要他登上了帝位,就割让千里疆土给辽国,让昔日被辽国侵占的燕云诸州相连。”
“为此,辽国大军才退去。”
“朱无视此人为了他的野心,已然丧心病狂。”杨业充满怒意的道。
在朱无视做出此事之后,他就被朱无视给控制了,纵然他有心阻止也做不到。
“十日内,将军制改为我大秦军制。”
“另。”
“杨家军之名不可沿用。”
“我大秦还未有以姓开创一军之名的先例。”
“杨家军,今日赐名,镇边军。”
“十日之后,大军立刻北上,防范辽国。”赵玄对着杨业道。
“臣领诏。”
杨业恭敬领命。
对于赵玄的决策,他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将诏谕拿过来。”
赵玄开口道。
陈松立刻转身走到了高位的桌案,捧起了两封早就拟定好的诏谕。
“你随杨卿一同去军中宣读诏谕。”赵玄道。
“臣领诏。”
陈松恭敬领命,双手捧着两封诏谕,与杨业父子一同退出了大殿。
“宋江山尽掌。”
“下一步,就是元国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归于大秦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