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整编大军,赐名:镇边军!(第3/4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应对异界入侵。”赵玄心中暗暗想到。

    开封城外。

    依城驻守的大营之中。

    投降的杨家军将士正肃而立,充满了威肃。

    宋国军队。

    地方守军的战力并不强,唯有戍边的边军才是其真正的百战之军。

    昔日镇守西夏边境的边军。

    镇守雁门关的杨家军。

    他们便是宋国军队战力的巅峰。

    但好在。

    镇守宋边城三十万大军因曹正淳和刘喜之故,让大秦凭守城之利,诸天门户大军降临合围,避免了大秦锐士的众多伤亡。

    而这五十万精锐的杨家军投降也让大秦避免了巨大伤亡,更壮大秦的国力。

    可以说。

    大秦灭宋。

    损亡因为赵玄提前的筹谋降到了最低点。

    宋之国力十之八九都将归秦。

    军阵前。

    点将台高高矗立。

    随着杨业父子和陈松登临了高台。

    所有杨家军士卒的心情也都变得期待起来。

    他们都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这几日以来,军中也在议论纷纷,他们未来究竟是什么结果,是被分化处决,还是被克扣饷银,又或者是被解散打压。

    军营的猜测不断,这也让无数士卒都有着一种不安。

    而今日大军汇聚。

    并非是全军,而是从各部汇聚而来的十万兵力。

    “杨将军到。”

    一个杨家军将领大声喊道。

    “恭迎将军。”

    所有聚集的杨家军士卒齐声高呼道,声势震天。

    作为宋国最精锐的军队,他们的士气自然毋容置疑。

    杨业一抬手,大声道:“众将士免礼。”

    “谢将军。”

    所有将士齐声道,然后目光都注视着高台之上。

    “今日。”

    “本将觐见殿下,得殿下诏谕恩泽。”

    “也关于我五十万将士未来。”

    杨业大声的道。

    此话一落。

    所有士卒的心中都变得忐忑起来。

    “这位是殿下禁卫军统领陈松将军。”

    “今日,由陈将军宣读殿下诏谕。”杨业指着身边的陈松道。

    陈松也没有犹豫,缓步走上前,一脸坚毅。

    在数十年前。

    陈松与赵玄一样,初入伍时,只是一个愣头小子,但他却是无数大秦锐士所羡慕的人,因为他从小就可当今皇太子一起长大,在军中也一直跟随着皇太子,深受信任。

    从皇太子晋位将领后,他就为亲卫营统领,然后到了皇太子认祖归宗之后,他更是晋为禁卫军统领,爵十五,可比上将军。

    可见殊荣。

    而陈松也没有让赵玄失望,并没有沉迷权柄和殊荣,如今一个大宗师,常年得赵玄耳濡目染,自然也变得十分稳重。

    “今日。”

    “殿下有针对杨家军两封诏谕。”

    陈松将手中两封诏谕举起。

    随后。

    先打开了一封,大声道:“众将士恭听诏谕。”

    “臣等恭听诏谕。”

    所有将士带着期待,齐声道。

    “太子诏谕。”

    “杨家军五十万将士晓忠义,知族之大义,臣于大秦,避我炎黄一族同室操戈,乃大功。”

    “得五十万忠义之士,孤之幸,始皇之幸,大秦之幸。”

    “为表全军忠义之士之功,敕封所有归附之士大秦一级爵位,享一级爵岁俸,享皇朝一级爵之气运。”

    “另,赐归附之军全新军属名号,镇边军。”

    陈松手持诏谕,大声的宣读道。

    “一级爵是什么?岁俸是什么?还有气运是什么?怎么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我好像听人说过,以前先秦军制是以爵位为本,无功不可封爵,无功不可晋位,一切晋升都需要依靠军功才行,这一级爵应该就是大秦最基础的爵位,岁俸应该就是饷银,不过气运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

    “管他呢,反正从殿下诏谕来看,我们性命无忧了,而且还得到了镇边军新的名号,这代表我们不会被打散,更不会被打压了。”

    “殿下当真好魄力,我可担心了几天啊,晚上睡不着,今天终于可以放心了。”

    “以前大宋,不,宋庭掌天下时,我们就是那些文臣随意可以打压的人,要命的事都是我们做,杀敌都是我们做,保家卫国也是我们做,可到头来功劳却变成了那些文臣的了,而且就连用命换来的饷银都要被人贪墨,归附大秦后,应该会好一点吧?”

    “废话。”

    “我前些日子和蓝田大营的一个真正的锐士兄弟谈过,他们的军饷从没有被贪墨过,而且杀敌之功都是归于自身,不像我们。”

    “对于我们当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