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账(第2/5页)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发荒芜了,雪地里甚至没有几只兔子,更莫论梅花鹿、野山羊。”

    宁朱夏不知是不是在想其他事,听到自家兄长这般询问,下意识说道:“怪只怪陆先生实在太过俊美,气度斐然……我在他面前总是口齿打结……”

    这十七八岁的女子说到此处,终于不再恍惚,连忙闭嘴。

    宁严冬看了一眼宁朱夏,心中不免叹气。

    邻家住了这么一位少年,几乎要将自家妹妹的心都收了去。

    “你若觉得陆先生气度不凡、俊美无比,心中对他有意,只与他说便是。

    陆先生这等气度必然出生不凡。

    可他现在既然来了太华山,想来也是因为犯了什么事。

    他身上并无修为,你却是堂堂先天修士,哪怕放在天下也称得上不凡,配他也是足够了。”

    宁严冬一边说着,一边利落的将那只兔子洗剥干净,又找来一个竹篮。

    他将兔肉放入竹篮中,便要提着竹篮出门。

    “兄长,你这是去哪里?”宁朱夏询问。

    宁严冬朝她招手:“你也一同前来,既然要拜先生,总要交些束脩。”

    宁朱夏有些犹豫:“未免太过唐突?陆先生要是不愿教我……”

    宁严冬道:“那这只兔子,就是邻里之间的见面礼。”

    二人来到院前,宁朱夏扭扭捏捏,宁严冬上前敲门。

    “请进。”

    在那院里,一道沉稳用年轻的声音传来。

    宁严冬推门而入,宁朱夏跟在兄长身后。

    二人看向院中,就看到陆景桌案前,竟还有一位客人。

    那人似乎有些局促,低着头跪坐在陆景面前。

    他两只手规规矩矩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

    令二人有些诧异的是。

    那青年身上的红衣上却有许多坠饰,宝石、琉璃不一而足,看起来就颇为华贵。

    “西北道的事情,就要劳烦你了。”

    陆景声音温和,朝那跪坐着的男子点头:“风雨柔和,顺应农时才更好些。”

    “我这里还有客人,大夏君请自便。”

    红衣男子这才起身,他本想行礼,却又见到陆景摆手,道:“不必多礼。”

    宁严冬、宁朱夏二人就在门庭处等候,直至那红衣男子走出院门。

    “太华城中,可没有这号人物。”宁严冬心中好奇,却也并不胆怯,带着宁朱夏上前来。

    ……

    “这有什么?我平日里闲暇无事,就想要教孩童读书写字度一度闲日。

    宁姑娘如果也想读书写字,到时候一同前来就是了。”

    陆景轻笑间答应下来。

    宁严冬和宁朱夏未曾想过此事竟然这般顺利,两人不由对视一眼。

    随后宁严冬不由好奇问道:“陆先生,据说中原尊崇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向来不得入私塾、庠序学堂?”

    陆景摇头:“有些地方如此,我这里不是。”

    “那先生可想学武?”宁严冬忽然说道:“并无多少钱财……可我学了一身武道,可以教授先生强身健体之法。”

    陆景笑着摇头,却又有些好奇道:“我见宁兄正值壮年,身躯魁梧,几日里连日入山打猎安然而归,一身技艺必定不凡。

    为何始终待在这荒凉的太华山?何不南下中原?”

    太华山地处边境,也许是此间百姓对于王命恩泽并不受用,宁严冬坦然回答:“某不愿效命朝廷。”

    陆景道:“即便不为朝廷效命,大伏河山广阔无际,只要有本事,哪里都可以闯出一番天地来。”

    宁严冬尚未回答。

    一旁的宁朱夏言语、眼神里都有些自傲。

    “陆先生,你是外来人士,自然不知。

    我太华城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世世代代活在这远山道太华山。

    这里虽然物产贫瘠,却盛产武道天才。

    太华城里修行有成的武夫不再少数,可鲜有人离开太华城前往中原谋生。”

    “因为……我太华人士人口不多,不过只有六万户,可这六万户人,肩头却都负着世世代代的责任。”

    宁朱夏这般说着。

    一旁的宁严冬却似乎有些警惕,轻声唤了一声:“朱夏,莫要胡言。”

    宁朱夏反应过来,朝着陆景歉意一笑,坦然说道:“先生勿怪,此乃太华城宗脉事宜,不好说与旁人听。”

    陆景一边执笔写字,一边看似随意道:“是因为太华天柱?”

    宁严冬神色一变,陆景抬头看向远处,感叹道:“太华山本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原本物产丰饶,以此为原点,周遭数千里之地自有其眷顾,风调雨顺,万物更新。

    虽然地处西北,称不上水乡二字,却也是极富饶的所在。

    只可惜数十年过去,这里却变做了这般模样。”

    “天柱断裂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