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账(第3/5页)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斜,影响太大。”

    宁严冬神色微变,他身躯前探,认真询问道:“不知陆先生是何地人士?”

    陆景道:“一介游人,并无什么来历。”

    宁严冬、宁朱夏对视一眼并未多问。

    直至此时,陆景终于停笔。

    他将桌上的草纸整理一番,递给宁严冬。

    “不必束脩,还请宁兄找几处书肆,将这文章编撰成册,且先印上百十份。”

    陆景话语至此,手伸入宽大的衣袖中,从中拿出一块足有拳头大的虎头金。

    说来可笑,修为极高深的宁严冬、宁朱夏从来未曾见过这般大的金子。

    直至宁严冬小心翼翼的拿走那些草纸原稿和那块虎头金,走回自家院里,这才反应过来。

    “陆先生……来历果然不凡。”

    宁严冬心中感叹,又低头看了一眼那草纸。

    宁朱夏探过头来询问自家兄长:“这纸上写的是什么?”

    宁严冬时不得几个大字,却认识行首。

    “千字文?”

    ——

    “这些琐事,先生吩咐下来,我去办其实更省力些。”

    姜先时与陆景并肩行走在荒芜的太华山上。

    “平常人去办更好一些,既然是蒙学,如果像那些世家一般藏着掖着,只顾着教授愿自家子弟,那就没有了意义。

    宁严冬多去几家书肆,这千字文才可流传出去。”

    陆景站在一处巨大的山石上,抬眼看去终于看到一处平坦的空地。

    “这里距离太华城不远,只是因为这里山石遍地,种不了田地,就始终空着。

    现在想起来,也许冥冥中,我太华山上总要多一座书楼。”

    姜先时心中感叹。

    时值傍晚。

    陆景在这空地边缘上立起了一座衣冠冢。

    他徒手劈出一块平整的石碑,想了想又在石碑上写下两行文字。

    “愿君千万岁,岁岁皆逢春。”

    石碑并未署名。

    姜先时却知道衣冠冢属于谁。

    “书楼要还于天下,并不能仅仅困于太玄京一隅。”

    陆景突然挥了挥衣袖。

    风波起,吹去大雪。

    一座高塔在云雾遮掩下,落在这一处空地。

    也许是因为风刮来了云雾。

    太华山上又下起小雪。

    小雪又成大雪,令天地一片苍茫。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耀银海眩生花。

    “可惜书楼再也不是四季如春。”

    陆景伸出手来,雪花落在他手上,瞬间消融。

    姜先时看着陆景,问道:“可否要请些工匠……”

    陆景手指如同弹弦,落在地上的雪花顿时纷飞起来。

    太微垣五帝座神通!

    周遭天地,五种截然不同的元气飘飞于空,落入那些雪花中。

    而那些雪,就此变做一位位雪人。

    “那边劳烦城主,造房子这等事可并非这些傀儡能够完成。”

    陆景开口。

    姜先时道:“我会派人时刻盯着……”

    “先生,我看着就足够了。”一道声音忽然从山下传来。

    陆景和姜先时低头看去。

    却见白雪覆盖的山路上,有一大一小两人背负行囊走来。

    青年四肢健硕,身材魁梧,脸上还带着些激动的笑容。

    不过十岁出头的孩童也朝着陆景远远挥手。

    姜先时在太玄京中见过那青年,却不知名讳。

    陆景一边朝他们笑着,一边介绍道:“魏惊蛰。”

    “徐无鬼。”

    ……

    魏惊蛰带着徐无鬼,继陆景之后也来了太华山。

    太华山那一处空地上生起迷雾,遮掩了其中的景象,每天都有人入那雾中,却又安然归来,并没有什么异常。

    唯独只有少数人知晓,那迷雾中有一座修身塔,修身塔周遭正在建起几座建筑。

    陆景本想要建起几座楼阁,便一如他之前所言,莫要荒废修身塔中的典籍便可。

    ——

    陆景正在太华山上修筑新的书楼!

    人间自然没有密不透风的墙,更何况陆景本就没有打算隐瞒天下强者。

    之所以布下风雨障,不过是怕惊吓到太华城中的普通人。

    于是这等消息就如同冬日里自北而来的寒流一般,席卷了整座太玄京。

    修筑一座书院算不得什么消息。

    可陆景带走了书楼修身塔,带走了修身塔中万千典籍。

    他要在西域三十六国、神关、重安三州交汇之处建起一座新的书楼。

    书楼二字对于普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宛如圣地。

    只可惜,太玄京中的书楼随着观棋先生逝世,陆景先生杀了七皇子以及上百位大伏将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