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五十四节 狂澜(下)(第6/7页)窃明

精于边事、长于军务。”崇祯赞同地下了定语,他吩咐内阁道:“不过袁崇焕昨天已经到京师了。明天朕也姑且见上一面,如果这个人也可以用地话,就让张老出任督师辽东,袁崇焕为辽东巡抚,赞画军务,助张老一臂之力。”

    “圣上英明!”

    转天,袁崇焕以革员身份陛见天子。向崇祯行过君臣之礼后,袁崇焕一抖袍服。就在皇帝赐给他地板凳上坐下,大大方方地略分开双腿,把两手握拳轻放在膝盖上,昂首挺胸地看着少年天子。

    “袁卿家,汝可知朕此次召你入京,所谓何事?”

    “微臣以为。圣上召臣必定是为了辽事!”

    虽然崇祯也知道袁崇焕肯定知道这一点,但袁崇焕的并不是标准答案,按道理来,臣子应该表示谦虚地故作不知,然后等着皇帝亲口点醒才是。

    崇祯有些惊讶地轻轻颌首:“不错。”

    袁崇焕高昂着脖子,冲着皇帝微微一笑,然一副智珠在握的风采,他朗声道:“微臣此次入京,就是为解圣上东顾之忧而来!”

    登基近一年来,少年见惯了臣子们只磕头不拿主意的场面。现在面前人散发出的锐气真让崇祯有一种又惊又喜的感觉。他略略想了想后连忙欠身追问:“袁爱卿可有平辽策?”

    袁崇焕嘴角浮现起一丝傲然的微笑,仿佛皇帝问的只是一个太简单不过地问题;他眼睛里似乎还染上了一丝不屑。似乎在这世上没有他办不成地事情;他脸上更透出一股坚毅,能给人以绝大的信心:

    “臣能五年平辽!”

    ……

    袁崇焕结束陛见离开后,李标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空荡荡地文渊阁里,只有钱龙錫坐在一边静静地喝茶。

    “圣上连内阁都不问,就坚持要让袁崇焕……不,袁大人为蓟辽督师?”

    钱龙锡抿了口茶水,颌首道:“不错。”

    李标侧过身子,向钱龙錫的方向探了探:“钱大人,是督师蓟镇、辽镇、莱登镇、天津卫,共三镇一卫,整个京畿地区的军队都交给袁大人一个人啊。”

    钱龙錫觉得茶水有些烫嘴,他一边吹气一边连连点头:“是啊,李大人你的不错。”

    李标再次把身子往前凑了一下,一条手臂也按在了两人间的桌面上:“钱大人,袁大人刚才要求圣上不派监军,不设巡抚啊!”

    历来明制,凡在外统军地人必要设定他官加以牵制,尤其是粮饷分配更是要多人过目,以防情弊,但袁崇焕向崇祯要求不设御史,每年六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分配由他一言而决,换言之,就是他自己可以决定朝廷七成的财政支出,不需要别人监督。

    “是啊,圣上准了。”钱龙錫感叹了一声,然后继续往茶杯里吹气。

    “袁大人还要求撤销其他辽东官员的专折奏事权。”

    袁崇焕希望崇祯在辽事这个问题上只听他的话,只相信他一个人,所以最好根不要让其他人有话的机会。

    “嗯,除了毛文龙。”钱龙锡指出崇祯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百分之百地答应袁崇焕,天子只是收回了满桂、赵率教和三镇巡抚、经略们地尚方宝剑,让他们有话都去跟袁崇焕。崇祯表明了他只听袁崇焕地一面之词的姿态。明确告诉大家不要来告御状。

    李标继续向钱龙錫那边探过去,人都快趴到桌子上了:“今天陛见前,袁大人还只是一个革员,他还给魏逆请立过生祠,圣上最恨魏逆了!”

    钱龙錫刚刚又喝了一口茶,所以他只是无声地点了点头,不管进来的时候怎么样、不管以前做过什么、不管大明是不是有过先例。反正现在袁崇焕已经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领尚方宝剑的蓟辽督师。

    李标猛地从桌子上挺了起来,腰杆也绷得笔直。他重重地一拍桌子,百思不得其解地大叫起来:“钱大人,袁崇焕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正在喝茶的钱龙錫脸色一沉,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砸在了桌面上,发出了比李标拍桌子更大地声响。钱龙锡看也不不看飞溅得满桌都是的茶水,怒气冲冲地对着李标高声喊道:“李大人,你这是在问我吗?”

    ……

    大明受过去近五十年地冰河期地困扰。国家正常的二百万两农税一直多有拖欠,部分灾民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被减免地农税高达三十年以上,崇祯元年七月,为了完成“五年平辽”的壮举,“尧舜之君”崇祯除了每年二百万两的正常农税一分也不能少外,而且要把过去的拖欠一并追回。

    除了追回欠税外,崇祯更决心把辽饷征到七百三十三万两,而且他严令各省地方官绝对不许农民拖欠赋税。根据崇祯皇帝地命令。凡是能收齐税银的官员均可以参加当年的考绩,而凡是拖欠的一律降官、罚俸。

    崇祯皇帝雷厉风行地执行着他的政策,那些不忍心向灾民收税的官员迅速受到了处罚,有的七品官被一连降了十几级,还有的官员被一口气罚了上百年地俸。大批地方官员自认为没有能力干下去,天子许可了他们的辞职。因为大批预备官员正摩拳擦掌地等着上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