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奸诈兄弟(第5/7页)回到明朝当王爷

气,担忧地道:“皇上,有皇上支持,改制革新定可推出。朝中的阻力想必是不会太大的,臣担忧的是,推出的这十策。是否真能落实下去?”

    土地兼并者,非富即贵,叫他们从嘴里往外吐肉,谁甘心呐?这些权贵又有大有,势必互相攀比,大显大贵者不肯遵从朝廷制度,显贵者就会有样学样,朝廷的政令颁布下去就被束之高阁,只当成一件公文接收下来。那样可就前功尽弃了’。

    正德眼珠一转,黠笑道:“嘿嘿,要朕听改制十策?奏折吴上来后朕看不到么?就知道你打着别地主意。你放心好啦,不管他是王公侯伯,还是皇亲国戚,亦或是一二品的大员,胆敢不从政令者,朕给你撑腰,一概惩治!”

    杨凌苦着脸摇摇头,道:“没有用,这个人……官儿太大、权太大,皇上给臣撑腰,臣也不敢得罪他”。

    “哈!”正德气笑了:“行了,你也别和朕卖关子了,你直是谁就得了,我瞧瞧是哪个人这么威风”。

    “这个人,就是皇上您!”

    “我?”正德皇帝呆了一呆,有点恼了:“朕有兼并土地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要兼谁的土地?我倒是想开疆拓土朝外边使劲儿呢,只是眼下不是时候呀。你,朕怎么成了兼并土地地祸首了?”

    唐一仙一瞧,急忙拿起两串葡萄递给这哥俩儿:“来来来,吃葡萄”。

    没人理她,杨凌直视着正德的眼睛,很认真地道:“皇庄!皇上忘了皇庄么?”

    “皇庄?”正德皇帝惊诧莫名:“你皇庄?你皇庄怎么算是土地兼并了?”

    杨凌道:“皇上圈点皇庄迄今已达二十一处,约二百万亩土地,皇上如此,地方落王更是如此,就落的落王经皇室指定,各自拥有的土地都在数百万亩不止,数量庞大、数目惊人、耸人听……”。

    正德皇帝肺都快气炸了,一时竟有些悲愤了,他大吼道:“朕还罪大恶极呢!你替朕管过七个皇庄,该知道其中的事,什么朕拥有数万顷土地,落王拥有多少万顷土地,这纯属以讹传讹,内中详情你不明白?”

    唐一仙圆溜溜地眼珠左瞄一眼,右瞄一眼,见这两兄弟要谈崩了,连忙又拿起两串葡萄劝道:“来来来,吃葡萄”。

    两个人还是没理她,唐一仙恨恨地摘下一粒葡萄,丢进了嘴里。

    杨凌轻轻笑道:“臣代皇上管理皇庄时您也知道,那只是个幌子,不过这次为了改制革新,臣做过详细调查,现在自然就明白了。

    皇室、王室,来是由朝廷财政支付花销费用的,这些钱从哪儿来?来自百姓税赋。百姓之地都要纳税,这是天理。落王就落,皇室指定一些王田,并不是这位王爷拥有多少多少田地,而是这块土地所缴纳的赋税不再缴给户部,而是由王室派人管理,直接由王室使用。皇上地皇庄也是如此。

    皇室、王室来就是从朝廷财政中支取费用的,这部分田地划成皇庄,户部那边就按数减少供应,皇庄王庄的存在,只是让百姓缴纳的赋税少了户部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交给该享用它的皇室、王室使用。

    缴皇税王税,就不用缴官税,并不是重复收税。所以这地叫官地也罢、叫皇庄也罢,只是管理人的不同。对老百姓来,其实没什么区别。”

    正德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杨凌继续道:“而且,皇庄、王庄征收的田租比例按规定是一亩地征三分税。比普通地主家征收地还要少一些,耕做皇庄地佃农,负担要于一般田地的佃户,”。

    正德皇帝闷哼了一声,不悦地道:“你知道了还这么?刚刚真是气死朕了。”

    杨凌微微一笑,道:“皇室总需要有收入来应付日常花费开销的,不从皇庄出,就从官地出,不是直接收,就得户部给。那么这地名字叫皇庄还是官地有什么区别?

    一百万亩地一年地税赋约为一万两,一些豪绅、盐商、海商,每年赚取的利润都远远不止于这个数字。皇家所入看起来没那么阜人听闻,也谈不上兼并土地,让百姓没了活路”。

    “但是……”,杨凌严肃起来,道:“平头百姓谁会去计算这些地一年所出几何?皇家征收又有若干?他们只听皇家自已占有几百万亩土地。就觉得惊世骇俗了。而且以讹传讹、信口雌黄,就是人之常性,人们也愿意津津乐道、夸大其辞。

    士绅们是愿意这么传的。传播这种话,就为他们的真兼并创造了条件,传的人多了,相信的人也就多,甚至流传后世,让不明真相的后人听了,也会觉得义愤填膺。

    臣所的这些还只是正常情况,正常情况下,并没有坑农害农。圈点皇庄、王庄对皇室的声誉也是极为不利的。那么皇庄到底有没有盘剥?耕种这些土地地百姓是不是真的就比向官府缴税的百姓缴税少,更得实惠呢?其实很少、非常少。”

    他迎着正德有些错愕地目光,解释道:“原因很简单,皇庄在官府之外自设管事人员,他们的工钱从哪儿出?祟毛出在祟身上,最终的出处仍是田赋,所以加上他们的工钱,这皇庄税赋就已经不比向官府缴税的田地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