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第1/3页)骁骑

    李利对此并不意外,沉声问道:“李某尚有一事不明,请孟德不吝赐教。”

    曹**毫不在意的咧嘴一笑,道:“曹某与大将军相识多年,之前还曾朝夕相处二十余日,是以曹某此番便是为大将军送行的。大将军若有疑问不妨直言,曹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大将军不留遗憾,安心离去。”话间,曹**的脸上不经意地露出一抹阴恻恻的冷笑,俨然是胜利者的姿态。

    李利对曹**志得意满的姿态视若无睹,沉声问道:“今日之局堪称完美,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哈哈哈!”曹**闻声大笑,朗声道:“不劳大将军下问,不才正是曹某!”

    “哦?孟德竟有此奇谋,倒是让李某深感意外!”李利惊讶道。

    曹**收敛笑声,沉声道:“意外吗?大将军健忘了吧,不知将军可还记得飞云渡一役?那一战与眼前情景何其相似,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大将军征战沙场多年,岂不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众把这番话出来,曹**当真是扬眉吐气,心中无比舒坦,颇为自得。

    这么多年来,他曹**与李利争斗过很多次,却屡屡败于李利之手,从未占得半点便宜。尤其是飞云渡一役,那是曹**起兵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六万步骑军覆没,以致他自己都险些丧命于荒谷之中,死无葬身之地。所幸天不灭曹。他最终侥幸逃脱,由此方有今日一雪前耻的机会。

    司隶大战之后,曹**痛定思痛。汲取教训,轻易不再与李利争锋相对。与此同时,事后他反复琢磨过飞云渡一役的始末,渐渐拨开谜团,找到事情的真相。得出的结论是,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李利纯粹是瞎猫撞到死耗子,无意中发现了他曹**和六万青州军的潜伏之地。随即前后围堵,试图将他歼灭于荒谷之中。

    尽管飞云渡一役是一场预料之外的遭遇战。但曹**并不认为这场惨败完是出于偶然,或是一场意外。他深知这个世上根没有纯粹的意外,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必然隐藏着潜在的原因,就像飞云渡一役。

    那一役。如果李利麾下的西凉军不够机警,其斥候不得力,断然发现不了他曹**和六万大军潜伏在山谷之中。换言之,倘若李利得知飞云渡内藏有伏兵之后稍作迟疑,没有当机立断分兵堵截的话,那么他曹**的六万大军纵然还会落败,却不至于军覆没,乃至危及他曹**的性命。所以,看似偶然的飞云渡一役。其实隐藏着诸多必然因素,恰恰是这些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必然之中的细节,葬送了他六万精锐兵马。还为此搭上了他的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的性命。

    飞云渡一役是曹**永远无法忘却的惨痛经历,亦是一道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疤。他可以忘却自己狼狈逃命的艰辛历程,也可以不计较曹洪、曹真和背主投敌的于禁等人战败被俘的屈辱,甚至可以绝口不提那六万军覆没的将士,但是他绝对忘不了自己最宠爱且寄予厚望的长子曹昂惨死在眼前的那一幕。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是曹**当年误杀吕伯奢一家之后自欺自人的狡辩之词。其实他当时已经后悔了。但是他不愿意承认,固执己见。认为将潜在的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并没有错。防患于未然,何错之有?是以他坚决不认错,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实就是一句自我安慰而已。然而正是这样一句话,随后对曹**的影响极大,无形中成为他为人处事的准则。除了他自己之外,谁都可以算计,谁都可以舍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此次为了一举伏杀李利,曹**和袁绍整整商议了三天三夜,最终制定了“请君入瓮”计划。而这个计划便来自曹**亲身经历的飞云渡一役,虽然方式方法略有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整个计划呈现出来的时候便与飞云渡一役如出一辙。此外,在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当中,曹**再次演绎了一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戏码,以自损五万精兵的代价诱使李利中计。

    结果,曹**成功了。

    因此他现在当着李利的面,把自己苦心琢磨四年之久的绝妙计划公之于众,这份成就感让他前所未有的满足。所以他完有资格得意,有理由兴奋,无须掩饰自己胜利者的姿态,因为此刻的李利就像当年被困在飞云渡山谷里的“曹**”一样,孤立无援,插翅难逃。而这一切便是他曹**的杰作。

    之前的历年征战中,他在李利手里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连平局都没有,每次都是灰头土脸的大败而归。但是,他曹**败得起,屡次败在李利手里也不打紧,屡败屡战,他只要赢一次就够了。而这仅有一次的胜利就在眼前。之前李利已经赢过很多次,但那些胜利都已成为过去,如今他曹**只需一次胜利,便叫李利永世不得翻身,永久葬身于此!

    ??????居高临下,李利站在宫门城楼上能够清晰地看到曹**脸上的得意神情,看到他趾高气扬的胜利者姿态,甚至能够感受到曹**此时的巨大满足感和成就感。

    尽管李利很不待见曹**这副扬眉吐气的神态,但他不得不承认,此次邺城之战自己真的败了。而且是一场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