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舌战金殿!(第3/4页)官居一品

可直接逮捕‘不事劳作专事商业’之人,忧心触犯法令之人太多,所以曾经禁止往来。”

    目光扫过众位大人,沈默淡淡道:“为什么是曾经呢?只要看看后面一条谕令即可,二十三年,‘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不许出番。’很显然是‘严’而不是‘禁’只是禁止关系国家安的物资出番,言外之意叶、丝绸、瓷器等,还是可以卖出国去的。”

    王彻底无语了只能听沈默乘胜追击道:“暗弱如南宋朝廷,之所以可以和蒙元金辽对峙百五十余年皆靠海上之利焉,南宋的皇帝都能想到,圣明如太祖皇帝更是了然于胸——所以在外无海寇叛逆之患,内绝乱臣贼子之忧后,前面的禁令自然解除,开始允许可以为大明换来巨利的物品出海,只是不许出售要害物资罢了。”

    ~~~~~~~~~~~~~~~~~~~~~~~~~~~~~~~~~~~~~~~

    “那洪武二十七,太祖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悉治重法。’是什么意思?”李默的又一死党,户部侍郎马道:“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太祖爷又禁止互市了呢?”

    “马大人,太祖爷禁止的是下与诸番互市。”沈默笑道:“言外之意,只许官方互市罢了。这正是太祖爷圣明,想出来的两其美之策,既可以得到海上贸易之巨利,又可以避免百姓通番忘,荒废了农事。”

    一直面色严的嘉靖的脸也舒展了,露出了笑容道:“最后一条朕来。洪武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显然是对上一条的重申,太祖爷最终意思也就再明显不过了——只能由国家进行贸易,不许私人擅自进行。”顿一顿,扫过众臣道:“这才是真正的太祖圣谕啊!”语气中带着难掩的解脱之感……纵使他是百年来最有权力的皇帝,也无法对抗沉甸甸的祖训,所以尽管财政窘迫若斯,嘉靖帝仍迟迟无法下决断。

    现在好了,终于在法理将这座大山绕过去了,可以进行实质性的探讨了。

    李却不这样想,他觉着如果输了这一场,无今天与严党打了平手,心里登时不高兴了,使个颜色给同党,却无人敢触这个霉头。

    他只好愤的暗骂道:‘一群胆鬼!’竟亲自出击道:“启奏陛下,臣等受益匪浅,对太祖爷的祖训有了更深的体会,得出了一点心得。”

    “讲……”嘉靖帝笑眯眯道。

    “太祖爷的圣意是,天下太平时可通蕃贸易;但海外有贼子做乱时,应当厉行禁海!”李默硬着头皮道:“所以倭乱一起,礼部即请罢市舶司,现在倭乱猖獗胜于当初数倍,断无再开市舶之礼。”

    嘉靖帝的脸登时拉下来,却被憋得无话可,因为沈默方才分析的,正含着此等意思。但嘉靖多聪明的人啊,他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看向沈默道:“是这个意思么?”

    “陛下容禀。”沈默虽然也是汗流浃背,但依然不急不躁道:“请先听听倭寇是如何形成的。微臣居浙东,亲眼目睹市舶禁十余年,然走私猖獗不禁,大海船隔三差五而至,皆满载海外货物。因为无法立即销售,辄~沿海商家。久之,奸商相欺欠货款不啻千万海商逼急了,则投身贵官家以避祸。”

    “海商久候不得,狗急跳墙,时有劫掠发生。贵官家辄出危言胁迫地方官员发兵伐之。海商大恨,盘踞岛中,勾结海上升级困迫的亡命之徒时时劫掠海诸郡。至有衣冠失职书生,颇为向导,于是王五峰,徐海东叶麻之徒,皆我华人,却金冠龙,称王海岛!这就是所谓的倭寇。”

    沈默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一直以来就有这个梦想,想让朝中自以为是的大人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到底倭寇是怎么回事儿他们别再主观臆断,拍拍脑袋就做决定了……

    所以他的准备无比充分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推演,自然有条不紊往不利!

    这一天,他给所有人的印象是震撼,无比的震撼,包括嘉靖皇帝、严阁老、徐阁老,都要对这个年青人刮目相看……原先他们以为,此人才学非凡,但经验资历尚浅,只会纸上谈兵而已,但现在见他对一应典章制度,政情军事了解之深,显然是久于此道的老吏也不为过……

    ~~~~~~~~~~~~~~~~~~~~~~~~~~~~~~~~~~~

    沈默看到众人震撼的表情,心里却涌起一阵阵辛酸,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将领曾屡次上表陈述倭患的根源,却不被当政所理解,认为’一介武夫凭什么议论朝政?’而他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仅仅因为连中六元,成了翰林,出

    有人倾听……这种滑稽真让人笑不出来。

    ‘俞大哥、元敬兄,就让我完成大家的心愿吧!’沈默深吸口气,振振而谈道:“可见,前任首辅夏言罢市舶司并没有抑制住倭寇。”为了避免引起嘉靖和严嵩的不快,他只好将夏言拿出来事儿,略带嘶哑道:“这种片面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倭患。以前倭寇只是规模侵扰,但罢了市舶之后,沿海海商、豪强、宗族无以为利,只好勾结倭寇,开展走私,以至于剽掠州县,祸害一方。”着定定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