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之百家讲坛:七夕(第4/9页)太平记

成的。

    男童(再次举手):提问!为什么还是没提到老黄牛?

    (曹奉孝神色紧张,向朱子平连续打眼色,但都被其忽略)

    朱子平(微笑):很好,朋友,你真是有眼力,关于黄牛这个焦点,可以在我之后,就只见过你能够很执着的锁定住去研究的,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个牛呢?

    (听到这个问题,英正突然掩面并转过身去,作不认识男童状,曹奉孝的脸也变得很难看,似乎已知道答案会是什么。)

    男童(大声):因为,牛皮剥掉之后,余下的肉就可以做牛肉干了!

    朱子平(突然僵硬,很久以后,才很艰难的开口话):你…你就只是想到牛肉干?

    男童(想一想):那倒也不是…

    朱子平(松了一口气):我就吗,其实,这里面…(被男童打断)

    男童(咬手指):还有红烧牛尾、有爆炒牛板筋、有黄焖牛心…

    (男童每一样菜名,朱子平就颤抖一下,而在报到二十个菜名以上后,男童终于打出最后一击。

    男童(眼睛睁得很大,做天真无邪状):大叔…你,你一定也是个很专业的吃客对不对?

    朱子平(嘴唇颤抖):你,你什么?!

    男童(很困惑):那你为什么一直关心这头牛呢…难道,你其实是个兽医?!

    朱子平(脸色苍白,做无视状):导。导播…请把刚才这段掐掉…哦,是直播吗,那就算了…(用余光看见那男童已经坐下,终于松了一口气)

    台下:

    英正:你这么容易就放过他?

    男童(冷笑):你可能吗?

    台上

    朱子平(背上突然串过一阵寒意):咦,为什么我突然很冷…(看到曹奉孝)咦,你为什么用这种同情的眼光来看我?

    曹奉孝:那有,那有…朱老师,我们赶快把节目走下去吧(突然想起一事,回头对后台人员交待)那个,刚才的收视率调查了没有…哦,很高是吧…(沉思片刻)那个,后面所有的广告都换成我们曹家的形象片…你违约金?没关系,从敖龙将的出场费里扣好了!

    朱子平(镇定下来):那个,各位观众,各位读者,让我们继续今天的百家讲坛。(指屏幕,浮现“荆楚岁时记”五个字)这书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贡献,第一它确立了两个人的身份,指出织女是天帝之女,与牵牛相恋。

    曹奉孝(补充):也就是,“穷子娶公主”的模式,在这里是第一次得到确认了。事实上,这也是各种古代爱情故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模式,广义的来,所有穷举人及第娶美女的故事都可以归入这个模式。

    朱子平(点头):主持人的很好,再补充一句,中国古代故事充斥着大量的穷子模式,却极少有灰姑娘模式,反而是讲有钱人贪图美色聚了不同阶层的妇女后被败家的故事很多,这一点呢,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有关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其实可以挖掘出很多东西…不过,今天不再展开了。

    台下:

    众:切,装什么大尾巴狼呢,丫就一票友,还扯到比较文学上去了。

    台上:

    朱子平(脸色铁青,口中喃喃自语):某车、某慢车、其鼠、某卡、某牙,某波………

    曹奉孝:朱老师,朱老师?您在念什么呢?

    朱子平(眼放凶光):我要记下他们的身份,然后用尽鬼谷奇谋,把他们折磨至死…不不,要生不如死,方解我心头之恨…

    曹奉孝:你…你被创世神上身了吧?(在朱子平脸上拍打几下,见渐清醒,转向台下),那个,刚才朱老师讲到了荆楚岁时记的几个重要贡献,我在这里继续补充一下,这个第二个重要贡献呢,是第一次把这个故事和七七联系了起来,就是以前虽然也认为它是一个爱情悲剧,但并没有固定其日期,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的明确记载。

    朱子平(已回过神来):对对,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岁时记中的记载还不是很详细(指屏幕,出现“述异记”三字,随后浮出钟体行书。)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朱子平:我们看到,在这里,就比较详细了,人物和故事都很完整,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

    曹奉孝:就是,它没有提到七七。

    朱子平:对。这也是一个佐证,就是至少在那个时候,七七这个节日和牛郎织女的传还没有完结合起来,还存在着分开阐述的意见。

    曹奉孝:至于其中同样反映出的穷子模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织女这个角色生存模式的描写。

    朱子平:对。请大家注意,虽然织女是天帝的女儿,但我们来看,她的生存状态其实很悲惨,天天干活不,然后好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