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九节 身世之谜(第2/4页)江山美色
!”道:“西梁王。不知道老臣有句话当讲不当讲。”
“请。”萧布衣尊敬道。
“程咬金先随张须陀将军。又跟李密。后来才投靠的西梁王。让他带领千余骑铁甲骑兵。恐怕非稳妥之事。老夫绝非对程将军有所偏见。实在是因为觉得裴将军更胜此任。”
萧布衣坐下来。微笑道:“张大人替王考虑。当是忠心耿耿。不过程将军此人是个聪明人。只是以前未得重用。才不能尽展其才。你我和他交战几次。已知道他粗中有细。可堪重任。想李密手下。也就他和秦将军二人领军。颇有大能。你放心。这次他出兵。就算无功。也不会有什么过错。至于裴行俨。我却是想要让他作为后盾。顺便监视李子通的动静。程咬金带兵去攻琅邪。和东海郡接壤。李子通这人真正的人。反复无常。不能不防。”
张镇周微笑道:“原来西梁王亦有算计。老夫倒是多虑了。”
萧布衣沉声道:“不过让程咬金千里奔袭。还是有相当的危险。张大人。我等虽和徐圆朗对垒。一时间不能决出胜负。却可派几路轻骑循径在鲁郡出没。以疑兵之计。牵扯住徐圆朗的大军。让程将军顺利去攻琅邪郡。”
“老夫正有此意。”
二人相视而笑。默契不言之中。又有军士进帐。递过公文道:“启禀西梁王、张大人。太原加急公文。”
萧布衣展开一看。微皱眉头。张镇周不安道:“难道刘武周变卦了?”
张镇周不担心单雄信、张公瑾二人。亦不担心唐军强大。最担心地就是马邑地那个刘武周。
刘武周是个极为阴沉之人。就算摆萧布衣一道都是不足为奇。何况当初在雁门之围前。刘武周为引突厥兵南下。就曾暗算过萧布衣一次。他们和刘武周结盟。无异是与虎谋皮。但是他们却又别无选择。
薛举败亡。显然能牵制住唐军步伐的也就只有梁师都、刘武周二人。萧布衣现在和时间赛跑。无论如何。在李渊谋定关陇之前。他要尽量扫清一切障碍。
大隋烽火连天。但是大隋根基尚在。依据大隋的基础。再起江山并不困难!
拖住李渊的步伐。是萧布衣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当然萧布衣也敏锐的感觉到。暗中有股势力。也在试图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刘武周决定挥兵南下。攻取河东。”
“这是好消息。那西梁王为何要皱眉?”张镇周不解道。
“消息是好消息。可不是好时机呀。我看张公瑾信上所言。刘武周几乎倾力南下。孤注一掷。我只怕他重蹈覆辙。薛举前车之鉴。不能不防呀。”萧布衣轻叹道:“如今已到了入冬季节。刘武周从马邑南下。若只力攻打太原。并攻克太原地话。那无疑给李渊当头一棒。但是他若准备这个冬天就打到黄河渡口。战线拉地太长。恐怕粮秣不济。唐军才败薛举。士气高涨。经验丰富。若是仍旧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刘武周只怕溃败在即。”
“我们来就没有准备让他胜。”张镇周笑道。
“可是……依我们眼下的情形。要败徐圆朗恐怕还需一段时日。要攻窦建德。更要等到开春以后。甚至更久。刘武周若溃败。梁师都、李轨都不足以拖住李渊地步伐。到时候我们先手尽失。”萧布皱紧眉头。“更重要的一点是。张大人。薛举的死。很是蹊跷!”
张镇周倒有些差异。“薛举不是病死的吗?”
萧布衣摇摇头。把自己调查的结果简略了遍。当然这里删繁就简。把太平道地事情避而不谈。
听完萧布衣的描述。张镇周也是目瞪口呆道:“西梁王。你李唐对薛举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设计暗中害死了薛举?”
这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也并非没有可能。
张镇周打了几十年地仗。当然知道两军对垒。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生。转瞬明白过来。“你觉得……他们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刘武周吗?”
“这种计谋。偶尔为之尚可。反复使用就不见得灵光。可是我们不能不防备。”萧布衣道:“先。我们要把薛举之死的古怪告诉给刘武周。以刘武周的老谋深算。肯定会加倍提防。其次呢。我们可以考虑诱杀那个刺客……”
张镇周好笑道:“刘武周如果知道我们这么为他着想。会不会过来登门拜谢?”
萧布衣也笑了起来。“拜谢不用了。可我们真的不想他这么快的就败。我们和他。虽然称不上唇亡齿寒。可毕竟利益攸关。想诱杀那个刺客。并非简单的事情。刘武周那高手不少。尉迟恭、宋金刚。还有刘武周身都是不差。我们若再能派过几个高手协助。等待机会。并非没有可能。”
“可我们……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手。”张镇周皱眉道。
“早有准备。总比事到临头要好。更何况……”萧布衣欲言又止。心道虬髯客肯定已经盯上了假符平居。可古怪地是。以虬髯客地身手。要擒那人并不困难。为何两次让他逃脱?
这里面。显然还有什么关键所在。
“我们这并没有什么高手。西梁王你当然算一个。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