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九节 身世之谜(第3/4页)江山美色
是你肯定不能去。”张镇周道:“这里根离不开你。”
萧布衣点头。搜索着手下的名单。
假符平居比起裴矩来。显然还是差了些。当初鹊山一战。自己是十二分的心。用了心神防备思楠。反倒错过了杀他的机会。
高手并非无所不能。用更多的好手。加上兵士、利器。要杀鹊山符平居并非绝无可能。
“我倒有个人选。”张镇周突然道。
萧布衣很是诧异。“是谁?”
“那个黑衣女子武功不差。如果可能……大可派她前去。”张镇周建议道。张镇周经验老道。早就看出思楠武功很高。他亦是敏锐的明白。思楠不宜留在萧布衣地身边。只想把她派出去。
萧布衣半晌才道:“我答应要帮她一件事情。她亦是要等一个人。恐怕不妥。这件事……容我好好想想!”乐。
毕竟这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在想着争霸天下。一统江山。岁月苦短。及时行乐地人大有人在。
李建成沉稳。李世民聪颖。可若是要形容李元吉。只能他荒淫无能、无知无畏。
其实在东都的时候。李元吉在李渊眼中。还是个不错的孩子。虽然李元吉一直对李玄霸、李世民很不满意。可对于李渊的话。他素来言听计从。李元吉就算意气些。就算不懂事。可毕竟还是李渊的孩子。对于这几个儿子。李渊均有不出的疼爱。
李渊觉得。他亏欠这几个儿子太多。尤其是李元吉。母亲早死。他又年幼。没有李玄霸、李世民地运气。可以是李渊四个儿子中。最不得志的一个。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渊就算老谋深算。还是很少算计到儿子头上。更多的时候。他对儿子只有宽容。也希望儿子们能够感觉到他地仁厚。磨砺中成长。
所以李世民就算浅水原惨败。李渊还是要给他机会。李元吉就算稍微不太懂事。他还是让李元吉镇守太原。
太原是李渊起义的根基之地。更是许多兵士的故乡。不容有失。李渊将这个重任交给李元吉。只希望他如建成、世民一样。能成大器。
这时候的李元吉的职位不比两位兄长差。他身为太原总管。
当然李渊也知道。李元吉没有任何守城的经验。所以还派遣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李元吉镇守太原。
窦诞是李渊的女婿。宇文歆作战经验丰富。由这二人辅佐李元吉。李渊这才能够安心南下。当然在李渊进取关中的时候。中间也生个插曲。就是刘武周在晋阳宫晃了一圈。有进攻太原地企图。窦诞、李元吉慌忙请示李渊。当时军心浮动。几乎让李渊进取关中的大业功败垂成。好在李世民用计重拾军心。这才让李渊得以顺利南下。就是这个插曲。让李渊觉得。元吉这个儿子。还很听话。会有出息!
李渊不需要儿子有多能干。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听话。
因为他为几个儿子都考虑面。因为更多的时候。李渊才是掌控大局之人。只要李元吉按部就班。太原有几万强兵。可够吃十年的粮食。守住太原。没有太大的难度!
可李渊毕竟没有千里眼。他并不知道。眼下的太原城。已经危机四伏!
李元吉这个听话地儿子。眼下正在作战。
不过这场战役不是和刘武周开战。而是一场模拟战役。
没有了李渊在身边。李元吉终于撕开了自己在父亲面前地伪装。痛痛快快的骄横奢侈。无拘无束。
一片好大地园子内。厮杀声一片。身穿甲胄之人。不但有男人。还有女人。
所有的人都是手持兵刃。身穿战袍。女人们是体弱。穿上甲胄后。娇喘细细。走路都走不动。更不要挥舞兵刃。李元吉身披甲胄。手握长枪。所到之处。无不披靡!李元吉那一刻意气风。觉得自己不比李世民差到哪里。
浅水原大捷的消息传来。太原城欢呼雷动。只有一个人不高兴。那就是李元吉!
当初听到李世民惨败的时候。太原城哀鸿遍野。只有一个人兴奋莫名。那就是李元吉!
李元吉和李世民。从来不像是兄弟。而更像是仇敌。
他希望李世民败。他希望李世民死。他从来不希望李世民取胜。他觉得父亲偏心。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父亲安排。李世民不过是等待享受荣耀光环就好!
为什么父亲不把这光环罩在他地头上?
每次想起这个的时候。李元吉都是忍不住的痛恨。他不服!他不服这种命运的安排!
李元吉想到这里的时候。手中的长枪恶狠狠的扎了出去。仿佛对面的兵士就是李世民。他恨不得一枪戳死李世民!只听到一声惨叫。一个兵士被他戳中腹。摔倒在地。众人一惊。不由停下手中地兵刃。他们其实在玩着个打仗的游戏。太原安定久了。李元吉反倒渴望打仗。可窦诞、宇文歆当然不会让他轻易犯险。再也没有什么仗可打。李元吉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让士兵、下人、婢女穿上盔甲在花园中作战。在这里。他是所向披靡的大将军。可以享受战胜地快感。在这里。他勇猛无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