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访南岳时黜官受窘 极高明处孤鹤来临(第2/6页)张居正

弟过目。”

    匈接过一看,那腰牌上写着:

    两广总督行辕护卫亲兵匈李武

    “你就是李武?”匈问。

    “在下正是。”

    “听两广总督行辕驻扎在广西庆远剿匪,你为何跑来这里?”

    “我有公干在身。”

    “既是公干,为何不穿军服?”

    “老兄倒像是审案子的。”

    李武把匈拉到一边,把自己的公差大致述一遍,匈朝仍在轿子里坐着的李延扫了一眼,低声问道:“他就是卸任总督李大人?”

    李武点点头:“正是。”

    匈便趋身过去,朝李延打了一揖,道:“锦衣卫衡山卫所把总姜风拜见李大人。”

    李延微微颔首,抬手招了招,道:“近前话。”

    姜风走近轿门,李延问他:“你为何要拦我轿子?”

    姜风答道:“回李大人,明日有钦差上山进香,卑职奉命清道。”

    “钦差进香?哪个钦差?”

    “听是京城大内来的一位章公公,奉圣命来衡山拜香,为皇上祈福。”

    “啊,有这等事。”李延略一沉思,又问:“这位章公公今在何处?”

    “听今日到衡州,明日一早上山。”

    “如此来,明日就得封山了?”

    “正是,” 姜风指了指曲折而上的苍茫山道,道,“现在就封山了,各条路口上都有人把守。”

    “这么来,我慕名而来,现在只能扫兴而归。”

    李延罢踱下轿来,伸展了一下坐僵的身躯。他毕竟久居高位,尽管卸了官袍,但举手投足仍还有一股大官派头。姜风也是见风使舵之人,这时便用巴结的口气跟在李延身后道:“卑职奉命封山清道,办的也是钦差,但李大人毕竟是官身之人,不算闲杂人等。你照旧游山就是,只是明日若碰上章公公的拜香队伍,稍稍回避些个。”

    尽管李延心中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但姜风毕竟给了他套,让他面子上还过得去。他当即喊过董师爷吩咐:“你给这帮弟兄们拿点银子,折算我李某请他们喝顿酒。”

    董师爷刚刚遭到羞辱,心里还有气,回到自己轿子里拿出一锭十两的纹银,拍到姜风手上,悻悻道:“兵爷,往后做事,别把眼珠子搭在脚背上。”

    姜风咧嘴一笑,答道:“大水冲了龙王庙,这是常有的事,还望董师爷原谅这一遭。”

    话间,已是金乌西坠,晚霞满天,归巢的雀鸟一阵阵飞过头顶☆延手搭凉棚,遥看一座铁青色的峰头被万山推出,直插云霄。便问姜风:“那最高峰是哪里?”

    姜风回答:“那正是南岳最高峰祝融峰。大人来朝南岳,一定要到那里的祝融殿抽一支南岳灵签。”

    “灵吗?”

    “灵验得很。当今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十五年前在那里抽过一支签,解签的老道他不出十年就要当大学士,张居正只当是玩笑话,把那支签摔到地上,哪知道十年后,老道士的话果然印证了。”

    李延听了吃惊,别人他不知晓,这张居正可是当今内阁次辅,官场中有名的铁腕人物,代替他接任两广总督的殷正茂正是张居正的同年好友。顷刻间他觉得世事真是如同这山间白云,去来无迹,卷舒无定。他心中默算了一下,十五年前正是嘉靖三十五年,已经隔了一个年号,便问姜风:

    “张居正抽签的事,你怎么知道?”

    姜风听出李延的怀疑,便指着周围一些看热闹的山民道:“李大人以为我姜风吹牛皮,不信你问问这些山里人,有谁不知道这件事?”

    人群中立刻叽喳一片:

    “姜总爷的是真话。”

    “祝融殿那个老道士还在,不信你去问他。”

    …………

    众人的话把李延的情绪撩拨了起来。他再次望了望祝融峰,刚才还历历在目的葱翠山脉顷刻间被浩浩白云吞没,只剩下一座突兀的峰头,在绚丽的晚霞中发散出闪闪熠熠的光芒,不由兴奋地道:

    “走,上山,今夜里,我就去会会那位老道士。”

    姜风赶紧阻止道:“李大人不必性急,从这里到山顶,还有二十来里山路,天马上就黑了。从这里上南天门,山路陡得很,抬轿子危险。你不如就此住一个晚上,天明再出发。”

    李延想想也有道理,抬眼把周遭看了一遍,除了间茶棚食肆,再也不见一幢像样的房舍,便问:“这周围哪有旅店?”

    姜风答道:“旅店没有,但近葱一座福严寺,却是可以入住的。”

    “我们一行这么多人,住得下么?”

    “住得下,李大人有所不知,这福严寺是南岳第一古刹呢。当年张居正大学士上山,第一夜也是住的福严寺,如今寺里头还留了他的一首诗。”

    “既如此,我们就去福严寺。”

    “好,我给李大人带路。”

    姜风罢,先派了一名军士飞跑福严寺报信☆延又重新登轿,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