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第5/6页)张居正
拱真正是动了大心思。首先上一道《陈五事疏》,把事权收回内阁,这一步取得了胜利。第二步接着又上刑部礼部两道公折,其用意是讨李贵妃的欢心;再接着让南京工科给事中蒋从宽上手弹劾胡自皋,这是投石问路,实乃一石二鸟,既揭露冯保巨额索贿,又把李贵妃的怒火撩拨起来。手由通政司转入内宫不见反响,高拱认为这其中固然有冯保作梗的缘故,但也不排除李贵妃此刻处在两情难灭的矛盾境地,于是决定趁热打铁发动六科众言官一起奏……这种步步为营排山倒海的凌厉攻势,冯保纵然是三朝元老,但面对天底下所有言官的同仇敌忾,肯定也是难以招架。按惯例,外臣给皇上的奏折,是万不可私自携带出宫的。冯保如今甘冒天大的危险让徐爵把这三份奏折偷着拿出来给他审读,这位新任“内相”的焦灼心情也就可想而知。
“贵妃娘娘和皇上看过这三份奏折了吗?”张居正问。
“还没有,”徐爵一脸焦急的神色,不安地道,“贵妃娘娘每天早饭后,要抄一遍《心经》,皇上温书也得一个时辰。冯公公瞅这个空儿,让我把折子送给张先生,想讨个主意,这时间还不能耽搁得太久。程文这帮子把登闻鼓一敲,满宫中都知道了。”
“不是满宫中,而是整个儿京城。”张居正伸手探了探过亭的清风,锁着眉头,“如今是六月盛夏,偌大一座京城,来就闷热如同蒸笼。这样一来,更是燠热难挨了。”
徐爵知道张居正是有感而发,但他替主子担忧,巴望赶快切入正题,于是央求道:“张先生,你快给咱家老爷拿个主意。”
“看你急得,事情还没有坏到哪里去嘛!”张居正虽然这么安慰徐爵,但心中也并不是很有底。在这节骨眼上,如果稍有不慎疵不当,局面就会弄得不可收拾,他的脑子里刹那间掠过种种关节,理出一个头绪,接着问道,“刑部礼部两道公折,皇上看过没有?”
“冯公公读给皇上与李贵妃听了。”
“圣上有何旨意?”
“贵妃娘娘初听折子时,还觉得高胡子像个顾命大臣的样子,及至等到冯公公把张先生的分析讲出来,贵妃娘娘如梦初醒,才看出高胡子的险恶用心。”
徐爵接着把那日在乾清宫东暖阁中发生的事大致讲了一遍。张居正听罢,微微一点头,道:“只要贵妃娘娘铁定了心,认为冯公公是一个正派的内相,是当今皇上不可或缺的大伴,莫三道五道折子,就是三十道五十道,也只是蚍蜉撼树而已。”
“这一点,我家主人心底也是清楚的,他只是担心,这三份折子,特别是程文的那一道与贵妃娘娘见了面,万一贵妃娘娘一时发起怒来,我家主人该如何应付?”
“事情既已到了这个地步,想捂是捂不住了。我看索性把事情闹大,闹他个天翻地覆,解决起来可能更为便利。”
“依张先生看,如何把这事闹大?”
徐爵眼巴巴地望着张居正,恨不能从他脸上看出什么锦囊妙计来。张居正问:“冯公公在宫中多年,人缘一定不差。”
“这个自然,咱家老爷在宫里头,可以是一呼百应。”
“让他们出面,向李贵妃求情。”
“啊,”徐爵略一思忖,问,“这个有用吧?”
“听李贵妃平日里极重感情,这一招兴许有用。”
“行,这个组织起来不难。”
“还有,”张居正示意徐爵近前些,继续道,“刑部秦雍西要去东厂交涉拘审王九思,现在恐怕已在路上了,这件事也还有文章可做。”
“王九思?”徐爵晃着脑袋看看四周无人,仍压低声音,“我家主人想今夜把他处理掉。”
张居正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刻毒笑意,冷静道:“我已猜想到冯公公会这样做,如果还没有动手,倒不妨……”
接下来的话,变成了窃窃私语。刚刚完,只见游七神色紧张地跑进亭子,道:“老爷,大门口堵了一帮人,要进来。”
“都是些什么人?”
“怕有十几个,都是各衙门的官员,领头的是吏部左侍郎魏大炮,吵着要见你。”
“是他?”张居正大热天儿打了一个寒颤,心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便问徐爵,“你是怎样来的?”
“骑马。”
“马呢?”
“栓在大门外的系马桩上,”徐爵哭丧着脸,焦灼道,“既是魏大炮带队,肯定都是高胡子的心腹,不定就是来堵我的,我如今出不了门,可就误了大事。”
事发突然,张居正也担心出意外,忙问:“你没有带侍从?”
“没有,那匹马也是临时抓来的。”
“这就不要紧了。”张居正略略松了一口气,“府中还有一道后门,你让游七领你从后门走。”
“是。”
徐爵收起那三份奏折藏好,随着游七朝后院匆匆走去。片刻功夫,游七回到雪荷亭问张居正:“老爷,魏大炮这帮人怎么打发?”
“你去告诉他,我病了不能见客,有什么事情写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