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回 怒马如龙举城争睹 盛筵巧谏循吏佯疯(第5/6页)张居正
了两百份,但还只送出九十多份。”
“你为何要送?”
“因官场的**之风,卑职不敢不送。”
“岂有此理,”张居正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气冲冲斥道,“难道是我张居正向你索贿不成?”
康立乾惨淡地一笑,言道,“首辅的确没有索贿,首辅的随从,也没有任何人向卑职要钱。但官场上多年的积痼,凡上峰过境,除了好吃好喝,还得奉送盘缠∠百姓得好,天底下没有不吃鱼的猫,也没有不爱钱的官。首辅清廉不爱钱,早已名声在外。但卑职见过不少的高官大僚,口喊廉正而心存贪墨。白天在衙门里廉正,夜里在家中纳贿不误。你若按廉正的声名对他,真的白水当酒萝卜当荤,他表面上赞扬你,内心里却把你恨得要死。卑职以为首辅也是这样的人,故按惯例,给你的随从奉送茶水钱。俗话,阎王好见鬼难缠,高官大僚身边之人,一个个架起膀子自称是圣是贤,穿了,还不是狐假虎威?你看不顺眼,却又不敢得罪。一个县令,欲为一县百姓谋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可得罪上峰:一旦得罪,给你这个县令穿鞋,坐冷板凳,这还是事,最怕的是给你所辖之县加派额外税粮与徭役。这样一来,合境百姓就苦不堪言?因此,凡有上峰过境,咱们地方官吏,无不像供菩萨一般诚惶诚恐心侍候。首辅大人,你以为卑职愿意这样做么?这实在是出于无奈啊!”
康立乾到这里,好比活生生撕开了鲜血淋漓的伤疤,因此脸上肌肉痉挛不已,喉头哽咽再也不出话来。在座的所有官员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们也知道康立乾的句句都是实话,但这种秽迹败行又岂可当庭揭露?康立乾平常谨慎微,今夜里若不是多灌了几口黄汤,他也绝对不敢如此放肆。再张居正,他自任首辅以来,还从未有一个官员敢在他面前如此撒泼话。这些话在他听来非常刺耳,但仔细推敲又并非妄语。他压下心中的不快,冷冷问道:
“送茶水钱,是你的主意还是有人指使?”
这一问,坐在他旁边的钱普好像被蛇螫了一口。这次为接待张居正过境,总共要开支几万两银子。府库里挤不出这多银两,他便硬往各县摊派。茶水钱一项是开支大头,就是他强行摊派给真定县的。他害怕康立乾出实情,正抓耳挠腮如坐针毡之时,只听得康立乾答道:
“卑职没受任何人指使,送茶水钱是我一人的主意。因此,所有罪责由人一人承当。”
“你这一万两银子从何而来?”
“启禀首辅大人,这笔银子并非搜刮民脂民膏,而是卑职治盗所得。”
“治盗?”
“对,治盗。”康立乾一连打了几个酒嗝,似乎清醒了许多,继续答道,“卑职到真定县当县令已有五年,在真定府二十七个县令中,咱是当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卑职甫一就任,就发现境内滹沱河上桥梁太少,两岸百姓过往极为不便,就立志要在滹沱河上修几座桥。县西二十里方各庄河道最宽,农户过河种地困难尤多,遂决定先在那里修建一座。咱找人测量计算过,在方各庄修一座坚固的大石桥,得花费一万两银子。决心既下,最难的就是筹措银两→家的赋税一厘一毫不能少,又不能额外摊派增加老百姓负担,怎么办?卑职想出一个办法,就是从盗贼身上打主恿。真定县过去民风不太好,贼窝子多,偷牛偷羊偷鸡偷狗,甚至拐卖妇女儿童,什么样的案件都发生过。县里的捕快常年忙得脚打腚子,然而贼们像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卑职不信这个邪,便立下章程,逮着一个贼,就把他三亲六戚一并捉到大牢中关起,视贼所偷实物之多寡,课以重罚从最低一两银子到十两二十两不等。拿钱放人决不通融:这样一来,虽然严厉了一些,但还真管用。第一年,咱县衙收了近五千两银子的罚款;第二年就锐减到两千多两,以后每年递减:到今年春上,县盗贼已基绝迹,罚款也好不容易积攒到一万两,卑职正动工兴建方各庄大桥,适逢首辅过境,这笔罚银只好I临时挪借,改作茶水钱了:”
听罢康立乾的叙述,张居正冰霜一样的脸色稍有缓解,不由叹道:
“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明白官。”
“岂只明白,老康还是一个清官哪。”钱普对康立乾主动承担责任心存感激,这时恨不能多有几张嘴替他好话,“老康,你官袍里头,穿的可是百衲衣?”
康立乾点点头。
“什么百衲衣?”张居正问。
钱普觉得再怎么解释也不如眼见为实,便对康立乾:“老康,脱下官袍,让首辅看看。”
康立乾不好意思地脱下官袍,露出里面的衬衣衬裤,只见补丁摞补丁,深一块浅一块,找不出碗口大的一块净布。
“啊,这就是你的百衲衣?”张居正吃惊地问。
康立乾红着脸吭哧吭哧回答不上,还是钱普替他回答:“这老康是有名的老抠,外面的官袍牵涉朝廷体面,故他还是不敢太马虎,但里头的衣服,不穿到鱼似的吸不住针,他决不肯扔掉。”
张居正道:“朝廷的俸禄虽然不够丰厚,但也不至于让你衣不遮体,你的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