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犹豫不定的老考官(第2/3页)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热水,肚子才感觉好受了一些。 吃饱喝足之后,她向卫兵举手示意,她要上茅厕。 这时考场规则允许的,卫兵同意,把她带到茅厕旁,卫兵离开,许春花进里面方便。 毕竟该方便的时候就要方便,不能一直憋着。 从茅厕里出来后,许春花觉得浑身轻松,呼吸都畅快了几分。 回到自己的考舍,许春花稍作准备一番,就继续答题,可能因为清晨脑子活跃,她答题的速度很快。 忽然,她听到一声冷哼声,抬头,发现庞冬灵从她旁边经过上茅厕,故意挑衅地对她冷哼一声,她回了一句,“出门忘吃药了吧。” 过了一会,庞冬灵从茅厕回来,又在许春花的考舍前停了一会儿。 庞冬灵的小眼神一直往许春花的时间上瞄,惊讶道,“哎呦,许春花,你竟然做了这么多了,你是真的会做还是假的蒙上的呢?” 许春花白了她一眼,冷笑道,“必须蒙上的啊,我实话告诉你吧,我一道题都不会做,但是为了骗你,所以我都蒙上了。” 庞冬灵高声冷笑道,“我觉得也是这样的,就你怎么可能会做题呢?” 许春花抬眼看向一旁的卫兵,说道,“赶紧把她赶走啊,她像个苍蝇一样,嗡嗡的我烦得慌。” 卫兵苦笑,他也想过赶庞冬灵,毕竟庞冬灵完全不遵守考场的规矩,但是,他不敢啊,因为他惹不起庞冬灵。 庞冬灵冷哼道,“不用赶我,我自己会走的。” 庞冬灵扭着腰肢离开,回到她的考舍。 许春花这一天都在奋笔疾书,隔壁的庞冬灵似乎也受了刺激,这一天非常的安静,也在认真地答题。 日落日升,又过了一天,此时考试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第一场考试已经接近尾声。 这时候,卫兵已经开始陆续地发放下一场的试卷,做完试题的考生,可以把第一场的试卷上交了。 许春花上交试卷之前,检查了一遍自己答的试,感觉非常满意,轻声说道,“究竟能考个什么样的成绩,就由你决定了。” 其实,她的内心是非常自信的,自信自己可以靠这张试卷在这个时代掀起风浪的,因为她的答题,从整体上来说,答得非常的不错,比她之前看的往年状元答的试卷还要好。 试卷被卫兵收走之后,许春花就开始进行答第二科的考卷,这一科考卷里,有两道题涉及到诗词,这是最符合当下文人风气的一科,也是学子们最爱的一科,学子们都渴望在诗词题目上大放异彩,成为头名,要知道,头名的诗词,将被全国人民传颂,还可能成为歌姬口中的歌曲,若是被歌姬选中,那么作者逛青楼时,就可以免费和歌姬亲密接触了。 诗词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题考的是,以明月为主体,作一首诗,还有一道题考的是以思乡为主题,写一首诗。 许春花看到这两道题,唇角勾起开心的笑容。 这两道题对她来说,都不是什么难题,她脑子里有无数首相关的诗词。 她当即决定先做这两道题。 写哪一首与明月有关的诗呢? 许春花在心里经过一番比较,最终选了一首《春江花月夜》。 虽然她不知道司永平会不会也写这一首诗,但是,她愿意赌一把,宁可两人都写这一首诗,她也要把这首诗带到这个世界上。 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的名字,在这些文人里,有的才华绝艳,写出了无数首惊天动地的诗篇,比如李杜,比如苏东坡,比如李后主,这些人著作等身,都是文化史上响当当的大牛。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他们在偌大的文学史中,只留下了一首诗词,但是仅仅凭借这一首诗词,就奠定了自己无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显然就是这种情况,在整个盛唐的文化篇章里,关于他的只有这么一首《春江花月夜》,但就仅仅这么一首《春江花月夜》,却奠定了他在盛唐文人之中难以超越的历史地位。 因为这一首诗,将明月写绝了,哪怕再过一千年还是两千年,这首诗依然是一首难以逾越的巅峰。 在这首诗中,既书写了明月,也书写对人生的思考。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 未尝不是充满禅意与哲理的描述。 因此,许春花当仁不让把他的这首诗拿出来,她要让这首诗,在这个时代焕发光彩。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许春花已经把试卷全部答完了,而后,她就躺在床上不起了。 第一是因为已经答完试卷,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只等下一科考试,而在凳子上坐着明显不如躺着舒服,所以她就躺下了。 第二是因为她这两天只靠肉干果脯方便面充饥,补充的热量明显跟不上消耗,但又无法多吃,毕竟守着茅厕没食欲,在这种状况下,她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她就尽量不活动,躺在床上休息。 此时,在应天贡院伸出,一个名叫大公堂的地方,主考官朱无忧带着一群考官,对着挂着大厅中央的孔圣人画像宣誓,进行阅卷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为了让学子们早日知道自己的考试结果,考试与阅卷工作是同期展开的,也就是说,第一科刚考完,他们就要立刻开始阅卷。 这样的话,当三科全部考完的时候,阅卷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