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犹豫不定的老考官(第3/3页)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半,再过个三四天,整个试卷工作就结束了,科考的成绩就可以张榜公布,到时候这些来自全天下的学子们,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而后或是欢天喜地风光无限地回家,或者是找一棵歪脖子树,亦或找一个山顶,挂在上面挂死或跳崖而死。    毕竟,每当考试成绩公布,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阅卷的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是最下层的考官进行阅卷,从中选出优秀的考卷,在优秀的考卷上写下一个荐字,代表这个试卷不错,可以推荐给上一级考官,这些被推荐的试卷,送到副主考官杨忠诚的桌案上。    杨忠诚看完之后,从中再择优选取一部分,在上面标上一个取字,代表这是他选取的优秀试卷。    当一张试卷上,同时出现荐字和取字,代表这份试卷被录取的概率有个七八成了。    这些选取出的试卷,再提交到主考官朱无忧处,朱无忧经过比较,优中选优,选出优秀的试卷,在上面写一个中字。    这代表这张试卷被中地了,榜上有名,成功了。    整个阅卷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给自己的后辈或者关系户偷开门路,阅卷时考生的姓名全部被封死,考官看不到。    但仅仅这样是不行的,有一些人会在考卷里面做一些文章,比如在答题的过程中,第几行第几个字写什么字,或者做一些特殊的标记。    这一类情况是无法控制的,为了避免徇私舞弊,因此,只能对这些考官们进行思想教育。    让他们拜孔圣人,告诫他们,学子们走到这一步,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寒窗苦读几十年,考官们不要辜负学子的努力,不要藏私心。    杨忠诚等考官表面上积极配合朱无忧,态度端正,纷纷向孔圣人画像表达衷心,表达自己一定会如实地阅卷,绝不徇私舞弊。    但是,说是这么说,具体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阅卷前的仪式进行完毕之后,主考官一挥手,阅卷工作开始了。    首先给考官们分试卷,每个考官平均能分到几百份试卷,这么多试卷,要求在两天的时间审阅完毕,平均下来,每天的工作量都相当的大。    而这些考官中,有的已经年逾花甲,走起路都颤巍巍的,可想而知,在整个阅卷的过程中,他们不可能通篇去看每个考生的答题情况。    只有哪些字写得漂亮的试卷,他们才愿意多看几眼,被选中的几率更大一些。    说白了,阅卷的第一步是以貌取人,颜值越高的试卷,得到的青睐越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考官不断地翻阅试卷评分。    “这个字难看,还有磨痕,差评。”    “咦,这个字写的不错,但是写的文章狗屁不通,差评。”    “哇,好字,端庄秀气,好字。”老考官翻开一份娟秀的试卷,缓缓地读起来夫,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不断复习,不断循环往复。其实,需要循环往复的,不仅仅是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如此。    ……    由此推之,不光在学习之中,我们做人做事时,要做到吾三省吾身,如此才能让自己更优秀,乃至成为圣人。    老考官看完文字之后,又把之后的试题全部看了一遍,他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这一张试卷看起来写的倒是还不错,可是他觉得写的东西有些超脱,还有些活泼,像一个顽皮的孩童一样,不够严肃。    他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试卷荐出来。    作为一名老考官,他阅卷经验丰富,如果他推荐的试卷,足够优秀,那么会得到上级考官的表扬,以及同行的羡慕。    但若是,他推荐的试卷不够好,那么就会遭到同行的嘲笑,上级考官也会对他有看法,这对他个人的形象有损害。    犹豫不定时,老考官站起来,给自己倒一杯茶水,喝一口茶,缓解周身的疲劳。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地跑过,好巧不巧,正好撞到老考官的后背上,老考官手里的茶杯歪了一下,茶水溢出来。    而这些溢出的茶水,正好洒在这张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