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风雨洗刷的洪洞城毁在顷刻间(第1/2页)活在明末夹缝中
() “冲啊!” “杀!” “快放箭、放箭!” “云梯给我架上去!” “啊!” 历经沧桑的洪洞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在纷乱的战火中化作废墟,又被历经战乱的贫苦百姓一砖一瓦建立。 重建、毁灭、再重建、再毁灭…… 没有人会去体味这片土地的沉重和伤痛,能体会的只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孑然孤影、断续延存…… 寒风在呜咽,热血在抛洒,生命在远去,尸体在僵硬。 洪洞城上城下被人海淹没。 正在发生的战争,没有人性的善恶,不分正义与邪恶,只有杀戮,只有死亡! 只有你死我活! 城墙上火铳发射的烟雾弥漫,寒风都无法吹散,看不清城下反军目标,火铳就成了摆设,只有一阵阵箭雨在城墙下射下。 城下,衣衫褴褛的起义军,顶着箭雨,磕磕绊绊的往前冲,不断有人倒下,再不断有人踩着身体冲过,城门西角的云梯早已搭在城墙上,却依旧无人攻上城去。 城墙上一个大明官兵刚刚露出头,准备推倒云梯,却被城下射来的铁箭穿颅而过,鲜血溅在身边官兵身上,于是四五个人惊吓的齐步后退。 偶尔有一两个义军攻到垛口,便被长枪刺穿跌下城墙。 城墙上,副千户卢岩松不断巡视着各段城墙,调遣人马,查缺补漏。 两门炸膛的铁炮早已被废弃,无人理睬。 城下,义军尸体已经铺满大地。 远处,鸣金收兵的号声响起。 义军如潮水散去。 后军大营,王佐桂站在帐前探望远处,虽然攻势被官兵屡屡挫败,却毫无急色。 “把那群好吃好喝的流民给我送上去。”收回目光,王佐桂转身大步入帐,留下一句冷冰冰的话。 身后大将允诺而去。 城墙上,趁着反军散去,卢岩松急匆匆的令人招呼伤员,统计伤亡。 城下反军日日攻伐,虽然毫无进展,但几日来,依旧死伤了二百多人,剩下不到七成的兵员,已是疲惫不堪。 卢岩松起身眺望远方,援军音信全无,这样下去…… 脸色木然,眼神哀伤。 就在这时,刚刚退去的反军再次卷土而来。 只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以往,反军竟然不同之前的一窝蜂冲杀,倒变得有了章法,排成长长一行,缓慢的向前推进。 卢岩松脸色一变,明显感觉不同寻常。 “起来,都起来,大家警戒。”城上连着青壮一千五百多人一个个疲惫的拖着身子,拎起冰冷的兵器,站到城垛前,向下望去。 城中,县衙内,知县曹学志急如热锅蚂蚁,看着从外面匆匆而来的师爷,一把抓住:“怎么样?怎么样?城破了没?” 师爷摇摇头,知县再次摇头低声叹气。 堂堂县令竟然盼着城破! 城破了,他曹学志便可以趁乱逃离这混乱的战场。 城墙上,已经清晰看清城下反军的卢岩松,脸色大变。 衣衫褴褛的流民,赤手空拳,被拿着兵器的反军挟持着踉跄向前。 城墙上,散乱顿生,兵器落地声接连响起,很多人扑在城垛上嘶声哭喊:“爹、娘。” “狗儿。” “翠儿,翠儿。” …… 一声声,撕裂了人心,也撕毁了城上御敌的决心。 卢岩松看着已经乱了套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惨笑。 城上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八百多人是在城外临时征调的青壮。 如今,反军设下毒计,竟然胁迫乡亲迫临城下,这仗打不下去了。 败了!竟如此败了。 这洪洞县完了。 “大人?千户大人?”身后百户看着逼近城墙百米之内的流民,焦急的叫喊着卢岩松。 但卢岩松宛如痴傻,就那样呆呆的站在城墙上,不言不语。 他不是个合格的千户,合格的千户狠得下心,镇得住阵。 他卢岩松下不去手。 “滚开、滚开,给我射箭,射箭!”百户愤然上前,拉开一个围在城垛上的青壮,厉声命令着。 下一秒,就被那来自青壮的一双双充满愤恨的眼神吓的止住了声。 反军逼近了城墙,架起云梯,杀上了城墙。 于是洪洞城就这样破了。 整个过程不分一兵一卒。 反军入城,卢岩松一干官兵毫无抵抗就全部被反军俘虏。 他卢岩松守不住着洪洞城,无颜回见指挥使大人,所有的责任就让他来背负吧! 洪洞城就这样兵不血刃被反军拿下,连王佐桂都意想不到,后悔没有早日押着流民攻城,死伤众多人马。 知县曹学志,连带着县丞一干官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入城的反军一锅全端,而后那颗惊惧后悔的头颅被挂在城墙上,人死如灯灭,功名权势皆成休,守得家财万贯,悔不当初成仁! ———— 夜幕下的平阳城,灯火灿灿,丝竹悦耳。 张夏海脸色阴沉,疾步离开府衙。 刚刚得知洪洞失守的张夏海,匆匆前往府衙告知知府岑化言,不想却被府卒告知,岑化言此时不在府衙,而是前往了城中有名的青楼春华楼押妓快活去了。 心中这股怒火,随着脚下的步伐往前,越来越盛。 战乱将临,军情告急,一府主政竟然还有闲情藏在胭脂堆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