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章:大人物的远见(第3/4页)怒瀚


    “哪里都不一样。”叶飞竭力与之争辩,但又不出太多道理,无奈掉头朝牛犇开火:“你为什么会答应?学到两招就有恃无恐?对了,我还没问你,枪斗术跟谁学的?怎么学成这样乱七八糟,丢人现眼。”

    这都什么跟什么?

    “别闹。”

    身体疲劳,牛犇既无精力也没有心情与之纠缠,伸手叶飞推到一边。

    “看比赛吧。少武这场不好打。”

    “那个女人不是要认输吗,有啥好看和我枪斗术”叶飞在耳边喋喋不休,神情就像个被狐狸偷走鸡鸭的老农。

    机甲大赛正赛第四轮,好戏不断,精彩连连,除牛犇与莫凡这场,还有几场重头戏引人关注,结果颇令人意外。其中引争议最多者,林少武在比赛中败北,输给了爱丽丝。

    关注的原因在于两个人的身份,对于结果,学员们难以接受,联邦民众更难接受,甚至连许多国外选手都感到意外。

    林少武是军校公认的强者,四大家族子弟,三鹰仅剩代表;此前的比赛中,他没遇到过强力挑战,一路顺风顺水过来,头一次遇到强者就栽了跟头。爱丽丝那边,美貌与气质注定会吸引众多目光,而且她曾经击败林可儿,为这场较量增添了了复仇的意味,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她在战前与莫凡的交流中宣称会输掉比赛,当时人们以为是其主动求败如今看来,竟然是谎言和掩饰。

    毫无疑问,这样的行为、加上对牛犇所做的事,联邦民众对这位美到极致、气质绝伦的女孩生出极大恶感,纷纷在上表达鄙视,自然也少不了咒骂。与此同时,一些由此事衍生出来的流言开始散播,大赛的组织者、乃至军校都承担着极大压力。

    “军校三鹰名不副实,荣耀来自保驾护航。”

    “四大家族暗中操纵,大赛内幕重重。”

    “几经整顿,军校何时才能成为净土?”

    公平地讲,这类猜测虽怀有恶意,但称得上事出有因,而且阐述了许多事实。比如军校一直立捧三鹰的确输了,林少武确实没有遇到过强者,此番与爱丽丝的相遇也令人怀疑——是不是因为她战前言败,才以“保送”的方式分给林少武?

    这样的论调出现后,人们对军校的怀疑蔓延到很多方面,三鹰都成了被包装出来的英雄,实力比评估、甚至比表现出来的大打折扣。包括“冤败”的林杰在内,如今已没有人为其叫屈,甚至有推论:当初林杰即便不受伤,也未必能够战胜上官飞燕,假如他击败上官飞燕,牛犇或许不会冒头,大赛的局面会比今天更糟。

    相比他们两个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黄君安的负担反倒最轻,原因在于人们早就知道他的状况和追求,专精原就是机甲。另外还有,黄君安的那场比赛,绝大部分时间占据优势,最终输掉似有运气不佳的成分,或许还因为怜香惜玉。

    非议,流言,有心,无心,各种揣测如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头顶,心情不畅的人们需要从别的地方寻找安慰,话题随即回到焦点。

    “军神之后,谁可挑担军人重责?”

    “百万铁甲,遇事只能寄望伴读?”

    “牛犇会不会被压垮?”

    “牛犇何时被压垮?”

    “牛犇有没有可能接过衣钵?”

    “牛犇,何时可受衣钵?”

    出于各自的理由,种种议论在络上蔓延的时候,一些该引关注比赛被忽略。比如安德烈,不知是不是受到刺激,第四轮比赛,从开赛就成为所有人目标的他突然爆,不仅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而且创造新的最短时间记录。再比如刘铮阳,在于国外选手的对垒中,这个曾经被怀疑是奸细的年轻人“常挥”,击败了此前被认为有实力与纽恩、安德烈争雄的努比。此外还有韩林儿,石宽等等,军校学子奋力拼杀的时候,各种各样精彩表现未能得到相应赞誉,被淹没在无数标题中。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人们沉浸、甚至痴迷于其中,偶尔有敏锐的人嗅到什么,心内便会感到深深不安,与凛然。

    “在四大家族与联邦之前加刺,捧杀联邦英雄,引诱不明真相的民众,掩盖操纵真相这么多事情,幕后当然有人推动。”

    电话那头,元东的声音透出掩饰不住的杀气,牛犇甚至能想象出他的样子,此刻必定铁眉紧锁,随时操起屠刀。

    顶着国安局侦探的名头,牛犇一件正经工作都没有做过,此番察觉到上言论有朝“运动”方向展的趋势,他次拨通元东的电话,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放在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无论外面有何风雨,只要与自己没有直接相关,牛犇通常不予理会;就连上次经历“堵门”,他也试着自己解决,而不是求助寻找别人帮忙。

    这次事情有些不同,一来个人之力不可能应付,更重要的是,那些关于传承、衣钵之类的话,令牛犇感觉到深深的警惕,甚至有些恐惧。

    得益于胖子的“歪理邪”,牛犇知道那种事情的份量,即使他比现在强大十倍,也不敢、不想与之沾边。

    分析情报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