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1/2页)永乐小郎君

    ()    杨府后院,文秀和芸香笑着送上自己亲手绣的手帕枕巾,杨家姐收下,又仔细端详一番,夸奖两位的好手艺。只是宝儿红着脸,双手缩在身后不肯上前。杨家姐见此噗嗤一乐,:“宝儿,平日你可是最为大方的,今日怎么腼腆起来?”    宝儿低头嘟啷着什么,只是模模糊糊听不清楚,一边的文秀知道宝儿是嫌自己的绣活拿不出手,害怕丢脸,于是上前解围道:“姐,宝儿这丫头素来粗心,这次为了谢过姐,宝儿在家足足绣了一个月的手帕。只是觉得自己的确绣的没个样子,眼下多半是害羞了。”    杨姐笑着点点头,对宝儿:“之前也没帮上你们什么,难为你花了那么大功夫。绣活好不好另,只是这份心,已经算是难得了。宝儿,快拿出来,好歹也让我看看是个什么花纹?”    宝儿这才慢慢的把手上攥的有些褶皱的手帕递过来。杨姐接过一看,一时半会没认出来,看上去有些像鸭子,又有些像鹅。好奇的问:“宝儿,这上面是......鹅?”    宝儿瞬间脸红得可以滴血,转头就跑,文秀在一边咯咯咯的笑,芸香则是边笑边跑上前,抓住宝儿的手。杨姐一脸迷糊,看着文秀,文秀笑着:“姐好眼力,三少爷见过之后是鸭子,宝儿硬自己绣的鸳鸯,今日杨姐又看着像鹅,费了一个月的劲,还是绣出个三不像来。”    杨姐一听,也跟着笑起来,只是听文秀刚才提起了那位少爷,脸稍稍有些红了。听这次他也来了,在爷爷的书房里,心里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找个机会看看他到底长个什么样子。    只是家有外客,两人又定了亲,自己实在不好大大方方走出去见人。杨姐想来想去,想出一条妙计来。当下推自己有事,让三人坐一会,自己带着几个丫鬟跑了出去。    杨府书房内,翁婿二人还在写字聊。    杨士奇让李旭写几个字看看,李旭上前,沉了一下心思,想了想,写下四个字。    “修身齐家”    李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控制不好自身的力度,也导致笔力不稳当,这四个字看上去有些发抖,但是笔锋依然隐隐若现,在这个年纪算得上难得了。    放下笔,李旭走到一边,等杨士奇点评,但是没想到杨士奇没有直接了当的点评这笔字写的如何,而是问了一句话。    “为何不见治国平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下,出自《礼记·大学》。世人用这句话表示自己远大的志向。像李旭这般断开,只留修身齐家的方式倒是少见。不过李旭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婿若努努力,定然可以做到修身齐家。”李旭在一旁笑着,如今这岳父婿的叫顺口了,也不觉得尴尬:“至于治国平下,若有机会能力,去做就是了,何必挂在嘴上?”    杨士奇摇摇头,似乎为李旭的回答有些不满:“书以言志,你这志向太家子气。”    李旭却不这么认为,依然笑着回答:“方才岳父不是赐婿知易行难四个字吗?志向不过一句空谈,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从事做起。霍去病封狼居胥,出战之前没见其到处嚷嚷,偌大的国土也是一寸一寸打下来的。”    “你倒是会现学现卖。”杨士奇笑骂了一句,又点点头,道:“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今后便多做事,少话。那日你在皇上面前建言迁都,却是有些过了。虽然深得皇上心意,可是心难测,难保下一次不会触犯禁忌。”    李旭点头称是,却突然想起之前朱棣给他看的那份折子,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但是与杨士奇交好的官员可不少,眼下既然谈到这,倒不妨提一提,也给杨士奇提个醒。    “岳父,几月前皇上曾召婿觐见,先是问了下婿课业和康家的事情,之后却给婿看了份折子。”李旭把那晚见皇上的事情了一遍,杨士奇捋了捋那稀疏的山羊胡子,面色沉浸,并没有什么表示。直到李旭出皇上对郑和的那句大臣不如孩童的话,这才微微一动。李旭见此,知道杨士奇有话要,也就停了下来。    “此事可还有别人知道?”    李旭摇摇头,:“婿未曾告知过别人,就连爹娘也不知道。”    “家立嫡,哪是那么好搀和的。下面一个个想赚个拥立之功,老夫也不好出言阻止,是生是死,由得他们去吧。”杨士奇有些意兴阑珊,接着意味深长的了句:“眼见大皇子快要回京了。”    大皇子回京一事不是秘密,主意还是李旭给朱瞻基出的。虽然旨意是三个月前就下了,可是大皇子不能走就走,要等朱棣派去接手的人员到达北燕,将一应事物交接完毕之后才能启程回京。几日前朱瞻基兴奋的告诉李旭,大皇子已经出发,想来差不多只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抵达金陵,到时还要李旭陪他一起去城外迎接。    只是这大皇子一回京,立太子一事也就摆上了桌面。朱瞻基年纪,没有想太多,李旭却不得不警惕。自己在这大明朝一顿搅合,李景隆哑火,就连原本历史上不知所踪的建文帝,如今也堂而皇之的在宫廷里吃斋念佛,只等城外的林溪寺修好后便搬去。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李旭原本最大的依仗也没了。今后要怎么走,李旭也没个主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正准备些什么,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杨士奇了句:“进来。”门被打开,一个丫鬟模样的人站在门口,向两人行了一礼,:“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