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家堡(第1/2页)并州铁甲

    ()    莫泽的健康是莫三在莫家堡所有的基础,他看莫病心意诚恳,也实在的答道:“莫病,我其实也很担心。孟和人称孟一口,一口断人生死,同样一开口就能要你一家一年所收。”    莫语插话道:“这个孟一口实在有点狠,哪有看病收这么多钱的,一开口就是千钱。一家一年能剩下的钱,还不够给他的诊费。”    莫泽摇头道:“只要他来,能安心诊治就好。就怕他不来,来了也不看,哎,那就麻烦了。”    莫病道:“那孟和着实可恨。要有个神医来教训他一下该多好。”    莫语笑道:“莫病,干脆你做神医好了。孟和曾言:他不能治的病。若有人治好,他可是出十倍诊费,足足万钱啊。”    莫病摇头道:“可是这么多年,谁也拿不走他的万钱啊。他还是他的孟一口。”    莫泽道:“我们还是抓紧赶路要紧。”    陈原知道,汉代普通百姓,一年收1万多钱,支出也是1万多钱,一年盈余好的也就千把钱。怪不得,这孟和人称孟一口。真是一口就能吃掉你一年所收。    队伍沉默中缓行,各打自己的主意。    陈原也不例外,他在后世,也算是一个博学之人。别人都爱打游戏,他却偏爱读书。得益于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开放,他自忖在后世他的博学都少有人比得上。    因为他实在太爱看书了,若是手上没书,就急得抓耳挠腮,坐卧不宁。    他曾经在一个台风夜里,出去找书不方便,居然看了几遍《中医疑难杂症》。    不光博学,而且记忆力还很好,很多别人眼里无用的东西,他看一遍就记得住。    可惜,那些有用的,他却不是特别精通。    什么都懂一些,什么都谈不上顶级,大多在入门与不入门之间徘徊。    所以,前世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你在某一行的知识比别人更懂,是真正的顶尖人才之一,才可能转化为财富,转化为力量。    陈原心里一阵阵兴奋,他现在拥有的知识,以前都不是顶尖水平,可是现在,在东汉末年,却是其他人都没有的。    他以前拥有的稀松平常的知识,却成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知识,也就意味着他拥有无限财富的可能,无限力量的可能。    陈原心头激动不已,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个时代将是属于自己的时代!    兜兜转转,又绕过2座山,3处树林,前面一片空地,似乎是有种过庄稼的痕迹。    再往前看,一处坞堡出现在视线里。    坞堡背靠高山,前倚一条大河。约20丈宽的河面上,不见水流,只感觉冷风从白花花的冰面吹来。    走过河面上的木桥,来到坞堡前。陈原抬头看了看,这坞堡到底就是一个大的围屋。四周围墙高耸,约有三层楼高。两尺见方的窗户嵌在围墙高处,犹如一只只黑洞洞的眼睛俯视着四周。四个角有四个高耸的碉楼,有人站在上面正向四外瞭望。    围墙正中间,就像城门洞一般,这里有个一号的门洞。门洞上还有一碉楼,像是做瞭望塔一般。中间矗立一杆红色大旗,中间锈一金色“莫”字,寒风中猎猎飘扬。    哦,原来这是莫家堡。    “莫三,你子行啊?又被你抓到一个。第十个了吧?”碉楼上有人朝下面喊道。    “莫三,你完成任务,你家婆娘就不会收拾你了吧?”    碉楼上面有人开玩笑的问起莫三,莫三脸一红道:“我父亲正生病,我还要去看他老人家。”    完,莫三就带着这群人往里面走。    陈原依旧被五花大绑,在这些部曲的看押下朝前挪着步子。    陈原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莫家堡内部的情况。    围屋土楼总共三排,中间一个广场,广场中间却是一个池塘。    池塘旁边,停了一辆油壁马车,一位仆人牵着白马,候在那里,似乎等候主人召唤,随时就走似的。    青石板的路面贯通南北,绕过池塘,一直通向后边的土楼。    正是午时,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打扮也和莫三等人差不多,都是青绵袍,蓝绵袍,还有几个穿着羊皮,牛皮大衣的。    不少孩子似乎发现了新世界,跟在队伍后面,一边跟一边高声叫嚷道:“逃兵,逃兵,逃兵。”    孩子的嬉闹马上招来一旁大人的呵斥,不过看陈原的眼光更多了,一边指指点点,一边低声议论着:    “这个逃兵好壮啊。可比以前来的好多了。”    “是啊,你看他的脸,气色多好,那里像挨饿的逃兵啊。”    “哼,不知祸害多少人家呢?要不然能吃饱?”    “真是作孽哦!”    “肯定是,肯定是,肯定不知吃跑了多少人家。”    ……    议论都是集中在陈原身上,陈原听的清清楚楚,苦笑一声,心中暗骂道:老子从没偷过抢过。    这时,从土楼后边,转过一个身穿蓝绵袍的中年人,中等身材,白面长须,虽是文雅相貌,可向外不断张望的三角眼却透出某种狠毒。    边跑,还一边不断回头张望,似乎有人要追赶他似的。    “孟先生,你就再看看吧!”    伴随着一声尖细的女声,一群人从后面的土楼转出来,一边跑,一边冲着前面正跑的人高声喊着。    那孟先生似乎没听到一般,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