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铁锅生意的压力(第1/2页)并州铁甲
() 火把一闪,一人从院中闪出来,正是太守府的王贵。 王贵看着车上的大铁锅,竟是这等大,里面简直快可以放下一人了。王贵顿时神色有些慌张道:“六,这就是新出的铁镬吗?” “正是,从明开始,盐场就要用这新铁镬熬制精盐。”六赶紧回答道。 王贵仔细看过,又用手摸了几遍,然后扭头冲里面高声道:“快,将这铁镬抬下来,去先去熬些土盐看看,看看这铁镬如何?” “是!” 夜色中,4个彪形大汉走过来,将这铁锅从车上抬下。 铁锅抬走,在这院的一个角落里,早就有垒好的大灶在等着,将铁锅放上去,有人生起火,有人往里面挑着土盐。 王贵看了一会,扭头冲王六道:“六,你跟我进来。” 六随着王贵进了一个屋。 屋不大,弥漫着一股药草的味道。 灯火不算很亮,里面人也勉强看的清。 只见,一个中年人,坐在书案之后,面无表情的冷冷看一眼王六。 六感觉特别的难受,浑身只感到一阵阵冷意。 只听王贵言道:“六,这是马邑县的名医孟和孟神医。以后,我不在,你有什么是,就可以来通传给他。” 孟神医堂堂大名,王六怎么会不知道,只是没想到,他和自己一样,也有另一种身份,间谍。 王六是陈原盐场新开之际,就被王贵专门挑出,让他去陈原的盐场去潜伏起来,随时通报消息。 最好能够刺探出那精盐到底是如何熬制的,到底有什么秘方。 王六一直就在这方面花费心机,后来才知道,这都是枉然,这些熬盐的最高机密,都在老古那里。 他到盐场,却是别人知道什么,他就知道什么。除了每熬多少盐之外,其余的事真的刺探也毫无作用。 王贵对他失望之余,陈原回来了,一回来,就立即着手做铁锅的泥模。 王贵不知道陈原为什么叫铁镬为铁锅,只是不管他叫什么,就第一时间要求王六,将此事尽快打探清楚。 如今,王六果然不负众望,不仅打探不少情况,更重要将一口铁镬直接带回来。 王贵十分满意,进来之后,扭头冲王六道:“六,你将这铁锅之事,还有其他之事都一下。” “是!”王六毕恭毕敬的道。 “孟神医,王先生,今日农都尉召集我们开会。不光讲了以后用这铁锅之事,还讲以后,我们盐场也好,铁场也好,都要实施装柜负责制。” “掌柜负责制?”孟和和王贵都有些吃惊,同时问道。 “是。农都尉,就是什么事都找掌柜的管。老古是整个大掌柜,盐场的掌柜是张乔,另外铁场3个掌柜,分别是老彭,老林和老石。” “那掌柜都管些什么事?”王贵接着问道。 “我们盐场来,进土盐也好,出精盐也好,还是里面熬盐,晒盐,都是由张乔整个掌柜管。哪里出了纰漏,都是由他负责。” “意思是又多一头目?”孟和皱着眉问道。 “是,也不全是?” “那是何意?” “农都尉之意,更在由掌柜的将事情管起来,但是管法不同。比如熬盐来,每一灶都有一人,专门负责,就像个掌柜一般。他这里了算,熬的盐越多,他得钱就多。熬盐如此,晒盐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整个盐场出盐多,那张乔掌柜也是一样,得钱就多。每人只要干活干的好,都会比以前多好多钱。可是做的不好的话,听,也要赶人走呢。” “六,像你熬盐的话,若是现在这铁镬,一石盐20钱,你一月可挣多少?”孟和又问道。 “至少1000钱吧。” 王六平静的答道。 孟和和王贵都是一惊,1000钱可不是数,一般的中级军官一月也才500钱。 王六这样的工,至少1000钱,以前六这样的学徒也才300钱,这才几时间,陈原竟如此给人工钱。 这不像王六自己能挣钱,倒像是陈原送钱一样。 王贵道:“六,辛苦你了。” 王六十分精明,看出王贵与孟和有话要,立马躬身施礼道:“好的,若有其他事情,我一定尽快回报。” 送走王六,王贵又返回到这屋内,凝起眉头,一脸的惆怅。 孟和担忧地看一眼王贵道:“王先生,可是有何心事吗?陈原此举,虽出人意外,但也是为了他们盐场之事。你又何必徒增烦恼呢? 陈原在怎么折腾,不还是得听王太守的命令。到时候,王太守一句话,叫陈原如何,他还不得乖乖的照办。” 孟和这话的气定神闲,仿佛陈原也和其他人一样。 而王贵苦笑一声道:“若王太守如此信任陈原,还会让我在你这别院里住着,随时监视他吗?” “你是,王太守已经不信陈原了?”孟和神色也有些紧张,他是早就潜伏在马邑县了,但是王贵不同,是这几日才来,是等陈原熬制的新盐送回去再。 没想到,王太守竟是开始猜忌起陈原来。 孟和想了一想,关键还是王太守的态度。随即问道:“王太守,现在又是如何看待陈原呢?” “哎”,王贵叹口气道,“王太守对陈原有喜有忧,喜的是他安心去开荒,已经带人去了平城,苜蓿种子也已经有了着落。若真如当初陈原所,这今年要省下不少喂马的军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