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平静(第1/2页)并州铁甲
() 洛阳并没有马上乱起,不过一个个有关洛阳的消息慢慢从幽州那边传来。 先是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槐共参录尚书事。 太后何家与头等世家袁家共同执掌洛阳,洛阳形势为之一变。 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一个贪婪至极之人,虽被封为太皇太后,却再也没了权柄,很快就被赶出京师。 她的弟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而死,董太后随之也忧惧而死。 董家没了势力,何家权势一日甚过一日,宦官似乎再也以前的赫赫权势,皇权似乎已经平稳交接。 边郡渐渐安定,董卓也到了河东,正跟白波贼交战,只要打败白波贼,河东安定下来,洛阳再也不会受白波贼的威胁,整个天下将再次风平浪静。 河东一旦打下,董卓也就要进驻并州。 形势似乎越发朝安定方向走,王柔以前担心的洛阳大乱并没有来。 王允也写信给王柔,说起洛阳事,说大将军何进就要诛杀宦官,只要将祸国殃民的宦官铲除,大汉朝的江山将再次稳如泰山。 陈原做的事,大将军何进已经知晓,只是他的封赏,一时还不会办,要等董卓进了并州,到时候并州彻底安定下来之后,再对留守并州的郭家和王家,还有光复并州的陈原等人一并封赏。 现在只要并州平稳,马上每人就都会得到封赏。 并州的上层人士,比如王家诸人,郭家众人,渐渐也不再替陈原担心,有了王允入朝,董卓即使来,到时候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陈原现在所做之事,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总之,一切都平安无事。 不过,陈原并没有因此丝毫放松今年的工作,前一段一直替他担心的王柔被他安排去了云中郡,把在那里的韩泰替换回来。 韩泰回来之后,陈原就秘密成立重骑兵队,由韩泰专职负责,就在马邑县的野人谷里,外人不得入内,由韩泰在陈原的指导下,摸索着训练。 剩下的骑兵,其实就是轻骑兵,则交由徐晃来负责。 陈原手下可称大将的也就韩泰徐晃,下面之人,比如宋宪也只是听话而已,真的战场厮杀并不怎么厉害,好在陈原这里兵器精良,战马肥壮,一般之战,也是足以应付。 所以,下面的车兵和步兵慢慢过渡给宋宪带领。 天气暖和之后,邢艳也被陈原送回太原,这次回去,可是有任务在身。 她的任务就是去年曾跟她提起过的纺纱织布的学校。 现在并州,收拢的人当中,匈奴人其实还有很多,精壮男丁已经不多,可是妇女孩子还很多。 这些人的生计也是一个往问题,去年珍妮纺织机陈原就做好了,培训一直没有展开,刚好现在邢艳无论是资格,还是能力,绝不会有人认为不合适。 所以,陈原派邢艳也回了太原。在那里,不光是她一人,背后还有郭家支持,她要做起这事就容易的多。 转眼就是七月,骄阳烈日,酷暑炎炎。 并州各地依旧是忙碌的做着各种准备。 马邑县的野人谷,以前休屠各部落的草场,现在是重骑兵的训练场。 地上铺满苜蓿草,开遍紫花,将山谷染成紫色的海洋。 在这片紫色海洋上,一队队骑兵排成整齐的队伍正在来回训练。 “前进,杀!” “杀!” 随着韩泰的高声,回应的声音震天动地。 铁蹄声缓缓踏着草地,站在地面上,直感觉地面在晃动一般。 手中黑槊一举,一道道黑色丛林在骑兵眼前展开。 这骑兵不是普通骑兵,是陈原这次练兵的重点,虽只有1000人,花费却跟以前3000骑兵花销差不多。 这里一人三匹战马,人马全部都配备甲具护身,就连眼睛那里,也有留两个小小的黑黑的洞口。可以说,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 战马和人全部配备钢铁盔甲,所有人的兵器都是一只大黑槊。槊重尖利,无论是捅上,还是砸上,对面之敌绝无生还的可能。 这队伍一动,犹如一堵堵钢铁城墙。 韩泰看着这钢铁城墙,虽汗如雨下,嘴角却露出笑容,手上拿着陈原交给他的训练手册,点点头道“重骑兵果然不寻常,这才是无敌的骑兵!” …… 晋阳城南,汾水河畔,新建的船厂,第一艘帆船正式下河,围观之人,站满了汾水两岸,各个伸长脖子,看着奇怪的带布之船怎么能跑。 老古站在岸上,挥动手里的红旗,码头旁,只听悠长的一声“开……船。” 大船上缓缓升起白帆,南风将帆鼓满,船这时已经起锚。 先是缓缓而动,很快那船就跑起来。 岸上众人齐声大叫起来“那船跑了,那船动起来了,没有水手划桨,它还能往北跑。” 船在跑,岸上众人纷纷跑起来,看着那帆船着实新奇,没有水手划桨,居然逆水向上游而行,实在是稀奇。 跟汾水两岸涌动的人潮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刚才发令的老古,老古看着那帆船越跑越快,简直如战马一样。 老古擦擦眼泪,嘴里喃喃自语道“兄弟,这帆船可是成了,不出3个月,你下的任务,我一定能全部造好。” …… 韩泰在练重骑兵,老古在造帆船。 陈原在平城这里,玻璃工场的玻璃已经出炉,郑家客栈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