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生意很好(第1/3页)风是叶的涟漪

    ()        一段时间下来,冬梅对搬家到农贸市场后的生意很是满意。    相比在博科楼南边摆摊卖饺子的时候,现在的生意,简直要好太多,而且赚到的钱也比之前多的多。    按道理生意不错,冬梅就应该满足了,可是冬梅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收益。    因为她发现,自己还有提高的空间。    冬梅发现,第一家卖肉夹馍的红脸婆姨,和第二家卖笼包子的白脸婆姨,她们基本都是从早上就开始开卖,一直能卖到中午结束。    而冬梅则是在早上没有什么生意,呆呆的站在那里。    因为她的摊位所卖的饺子,麻食,刀削面,拉条子,油泼面等等,一般情况下,只有到中午的时候,客人才会来吃。    而早上的时候,客人一般不会吃饺子和面食。    冬梅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她觉得,既然出来做生意卖吃食,那么就要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不然,就不要出来做生意。    冬梅觉得,与其早上站在那里等待,还不如再增加点什么别的食吃食,好让自己的早上,也忙活起来。    冬梅是个工作狂,她特别喜欢那种持续,连轴转的感觉,只有那样,她才觉得充实。    这段时间,冬梅每都在农贸市场里面观察。    她发现,纵观整个农贸市场,唯独卖肉夹馍的和卖笼包子的生意,会一直从早上持续到中午,而其他的生意,基本都是间断性的,并不能持续。    冬梅看着肉夹馍和笼包子,心,既然肉夹馍和笼包子的生意这么好,自己为什么不加入进去呢?    冬梅仔细研究着肉夹馍和笼包子。    她发现,卖肉夹馍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对手艺要求高。    如果要卖肉夹馍,自己首先得有一个大铁皮桶子,并且还要掌握好,铁皮桶子里面燃烧的温度,如果火势太,那么夹肉用的饼子,根本烤不熟,如果火势太大了,那么饼子就会被烤焦或者烤的太过于硬,而影响口感。    就算过了烤饼子这一关,那么饼子里面所夹的肉,可是用十几年的老汤给卤出来的,冬梅一没有老汤,二也不会卤肉。    冬梅从在关中平原长大,而那里的人吃肉很少,或者基本不吃,所以她从来没有卤过肉,更不要提用老汤来卤出可口的肉了。    冬梅想了半,觉得这个生意自己干不了。    转头,冬梅又开始研究起了隔壁的笼包子。    相比肉夹馍来,笼包子要简单的多。    而且,笼包子和冬梅卖的饺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虽然一个是饺子,一个是包子,可是两种食物,都是用肉馅或者素馅儿给包起来的,只不过一个是用饺子皮给包起来的,而另外一个是用包子皮给包起来而已。    想到这里,冬梅马上就在脑海里面呈现出了自己包包子的画面。    而隔壁的笼包子,之所以比饺子卖的世间长,卖的好,主要是因为包子有好多的优点。    比如,早餐大家常吃包子,可是却没有听过谁早餐吃饺子。    包子可以装在塑料袋子里面带走,并且可以一边走,一边直接用手捏着吃,而饺子却不行。    包子可以为那些赶时间的工人,提供很大的便利,饺子就不行。    最后一项,包子可以提前蒸好,放在蒸笼里面等着,如果有客人来吃,大可以随时端出来,这就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可是如果饺子却不能提前煮好,必须当下煮才行,这就大大的减少了饺子的方便性。    不比不知道,一比下一跳,冬梅当即决定,马上入手包子这一行。    可是,如果自己入手包子这一行的话,还面临着两个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蒸笼包子的蒸笼,从哪里卖来?    那时,买东西只能去实体店慢慢的寻找,难度很高,不像现在,坐在家里,登录淘宝,一分钟就能搞定。    蒸笼包子,对蒸笼的要求很高,必须是那种专业的蒸笼才行,这着实难住了冬梅。    第二个问题,隔壁的白脸婆姨,先于自己卖笼包子,如果自己突然插入进去的话,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另外,冬梅不知道农贸市场里面,有没有规定,是否同意,一个摊点照抄另外一个摊点的创意。    正当冬梅为难的时候,每中午都过来农贸市场巡查的白主任,突然坐在了冬梅的摊点上。    冬梅知道,白主任有个习惯,就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趁着每中午,大家卖饭的时候过来。    白主任爱占便宜,每当他这个时候来,都能吃一顿免费的午餐,何乐而不为呢?    冬梅看到白主任坐在了自己的摊点上,忙热情的接待白主任:”白主任来了,您坐,您想吃点什么,尽管吩咐我就是了。”    着,冬梅就先给白主任倒了一杯水。    显然,相比周围的商贩,冬梅要热情的多。    而冬梅之所以热情,也是有她的难言之隐。    如果冬梅不热情,那么白主任就有可能翻脸,那么,自己好不容易给谭嫂争取来的机会,可就要白费了啊。    白主任溪流的喝着水:”冬梅,告诉我,你这个摊点上,什么食物最好吃。”    冬梅给白主任推荐着:”那当然是油泼拉条子了,给面上撒上切成沫子的葱姜蒜,然后把烧沸的清油,给面上一泼,你就别提有多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