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 风雪中的尘安城(二)(第2/2页)大风缥缈录
门,绿衣刚消失魏定真紧忙快步想追上,却被院门中闪出一道白色身影迎头撞进怀里,一声黄鹂般清脆的惊呼从怀中发出,斜刺里冲出来的白衣之人与魏定真一起摔倒在地。 寒风吹了一夜的地面冰凉且坚硬,魏定真又刚刚苏醒,虚弱无力还被人压在身下,一时间连叫痛声都发不出来。 压在他身上的白衣人却显得有些心虚,慌乱中脱口而出。 “爹,你怎么这么早就……” 话音未落,白衣人却看到身下穿着便服的人长着一张陌生面孔,眉眼中尽是疲倦,唯独那双看向自己的黑色眼眸,默默中仿佛在着关于很遥远很遥远的故事。 “你是谁?怎么穿着我爹爹的衣服乱跑?翠儿?” 被唤作翠儿的绿衣侍女低头扶起白衣之人,又费劲力气想要把贵客扶起来奈何力有不逮。 魏定真却愣愣看着眼前那张素净中带着几分英气的面庞神情恍惚。 一身白衣整齐有致,领口袖口都翻出毛茸茸的褐色皮毛,头发挽成少年模样,看起来像是一名十七八岁的俊秀子弟,但是修长没有喉结的脖子还有眼神中然无饰的一缕羞怯都清楚告诉别人,她是名姑娘。 “李姐?” 多少年后,魏定真总是会在尘安城落雪之后的清晨想起初次见到一身少年打扮的白衣少女,那副画面也许剩下的岁月里永远不会再出现,就像流星划过穹,指尖停住雪花,第一缕春风叫醒尘沧运河里油油的水草,还有一只黄鹂在怀中清鸣。 今年尘安城的第一场雪已然停了,站在楼上望去,整座尘安城都裹在了平滑整齐的白色线条中,显得安静祥和。 整座京都刚刚苏醒,而上卿府内院三楼的大厅中却安静的有些诡异。 紫色朝服朝冠是大风朝最普遍与最稀少的服饰。 北方十八府外官服饰以青白基调为主,而南方三十八城外官则以水蓝基调为主,只有京都尘安城中任职的文官配有紫色基调的服饰。 从十八府三十八城派驻京都的府卿城卿,到九卿分管的众多官员,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是千余人要穿紫色朝服朝冠,但是唯独上卿府中九卿的朝服朝冠边饰以两线金边以为尊贵。 一名略显肥胖的金边紫服上卿首先发言。 “我就不相信从子午岭到京都之间北方十八府的府军都是瞎子,就没有一个府收到子午岭的急报吗?怎么过去三四了也没见哪个府的太守送来急报啊!” 另一名上卿抚着短须劝道:“我蒙大人你别急着生气,虽你是议兵卿管理这十八府三十八城的军屯练兵,可是那子午岭开山之事也是一年前才开工的嘛,更何况子午岭山高林密,现在又是十月初寒,千余人沿着子午岭南下沧水河不被发现也不是不可能的。” 坐在首席的一位最年老的上卿捕捉到两个关键信息,扶着案桌一角站了起来,其他几位上卿立刻把目光投来。 “十月初寒,南下沧水,十月初寒,南下沧水,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黄大人。” 听到短短八个字被首卿重复了两遍,在座众位上卿何等机敏,立时想起了京都书人最喜欢讲的关于武远太祖东出子午岭的故事。 茶楼中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似乎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向了那个乱世之末而英雄豪杰无数的传奇故事中。 “草木本春寒,战声兮连城,尘埃腾四野,大风兮飞扬。且那十月初寒之际,有三百人东出子午岭,南下沧水河,当先一人身高七尺,剑眉英目,手中一柄柴刀曾大破八百虎狼……” 原本异常生气的议兵卿蒙大人也立刻明白了首卿的意思。若是寻常流民,只需立时调令周边府军平乱即可,但是这千余人竟然效仿武远太祖入主下的历史故道,这种事情决不能让皇城中武远太祖的子孙知道。 首卿眼光一扫,在右手最末的那位上卿身上略一停留又迅速滑过。 坐在右手最末的那名上卿是厅中最年轻的人,看起来摸约不到四十,双目狭长,同为上卿中八位议卿里的一位,议吏卿,但是更加为所有人重视的是他父亲的身份,正是大风朝如今的左柱国将军白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