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 大风将起,大火已燃(一)(第2/2页)大风缥缈录
另有一名内侍急急忙忙走出书房大殿,要把此刻发生在书房中的消息,传递给靠近皇城西南角的那处朱红色大门的大院里。 似乎是命运之轮的转动,将看似平静的尘安城里原本保持着的某种平衡打破,使得尘安城里仅有的三处拥有三层楼宇的大院,和拥有高耸着大风阁的皇城的命运一起扭入这无声无息间开始的新一轮转动中,驶向一个没有人猜得到的方向。 “沈老师,你觉得呢?”太子看向最先听到牛震哭声的上卿。 “太子,微臣虽然在上卿府中,可是职位却是议户卿兼辅工,这户部主要是掌管钱粮物资,工部是土木堤防。” 第一名太傅显然不愿意卷进旋涡,从官职上将自己撇开。 “黄老师你是议书卿,大风朝十八府三十八城尽皆要听您手中发布的政令,这件事怎么看?” “咳咳,太子啊,微臣这议书卿也是兼辅户,所签政令也是皇上跟上卿府九名上卿共同决议的内容,跟沈卿也差不多呀。” 第二位太傅也不愿意轻易被牵扯进来。 “吉老师,你呢?虽你是议礼卿,可是也兼辅刑,礼部掌礼法,刑部掌刑罚,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太子也看出来诸位老师不愿轻易插手这件事,可是今必须得有人站出来至少提出一种意见才行。 否则工馆代表的可是皇上的尊严,不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的。 杀掉那名校尉来抵罪吗?太子心中想到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必须得有人出来抵罪,这个人可以是牛震,但是指责工馆就是指责皇上。 所以只能指责两名刺客,而李可依只有皇上亲自张口才能处置,现在皇上又不愿张口,那就只剩下唯一的选择。 “太子可还记得,礼法之道在乎于敬,下敬上,右敬左,卑敬尊,民敬君。”第三名太傅忽然起来与这件事无关的内容。 “而刑罚之道在乎于畏,刑罚不使人畏则无人敬从,唯有万民畏法,则帝王之命才能令行禁止,所签政令才能通行下四方,所收粮草赋税才能不欠一粒,所建宫殿河堤才能百年不倒千年不陷……” 一席话滔滔不绝,一直到太子以为现在又是上课时间。 只觉得前后百年,上下千年都从吉老师的牙缝中被挤了出来。 可是又仿佛没有尽头似的,出来有五六卷书的内容来,就是没有提到如何处置这件事情上。 咯吱咯吱声又响起。 侧躺在御椅上的帝王没有打断,在场诸人也没人敢打断上卿之一的吉太傅连绵不断的讲话。 只能任由他从礼刑之辩到刑罚之本,从刑罚之本到礼法之体,又从礼法之体到刑名之意。 站在殿门的内侍跟殿外的禁军以及牛头领都以为,殿内很快就会因为工馆馆营使牛震的大闹而出现皇上震怒的结果。 要么是有人被杀头,要么是即将有一群人被杀或流放,就像才过去半年时间的那场风波,数千人被流放到子午岭开山。 一名内侍手中提着一个蓝布包袱从柱子后面走到太子身侧,另一名内侍则手里捧着一个木盘,盘中放着一只被劈成两半的刀鞘和一把被时间染上了点点锈迹的腰刀。 从刀身上反射出的青光,让喜欢舞刀弄枪的太子肯定那把刀曾经也有过一段名扬四方的历史。 “这是工馆带来的刺客行刺用的兵刃器具。”候在太子身边的内侍首领附在太子耳边道。 “拿来我看看。” 太子接过蓝布包袱放在书桌上,一个轻微的铜鸣声从包袱中发出。 除了太子外,殿中只有黑眸青年注意到这声铜鸣,一旁吉太傅滔滔不绝的还在上课。 打开包袱,一把熟悉的短刀躺在其中,一张卷起来的图纸有些发皱,还有一枚戒指大的铜扣摇摇晃晃躺在短刀旁发出温和的光线。 “啊,太祖短刀?” 太子的惊呼声终于打断了那个苍老而连绵不断的讲课声,吸引了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同时也打断了台阶上书案后的咯吱咯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