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第3/3页)山乡新儿女

或出轨被遗弃,命运就惨了。这让他回想起本村和邻村许多山里人的婚姻状况,特别是女人的不幸。于是他说:

    “我们和你们经济文化情况不同,婚姻状况自然不好比。我们山里人封建守旧,不像你们城里人那么文明开放。你们都是先谈恋爱,然后再结婚,或者先同居后结婚,甚至只谈恋爱,只同居,不结婚。这在我们山里是不允许的。女孩子结婚之前,是不允许失身的,新婚之夜不见红,夫家就有理由把新娘子辞退回去,而女家只会感到羞耻,是没有理由不接受的。同样,一个男子占有了女子的童贞,就要一辈子对她负责任,如果不是她不能生育,不能为夫家传宗接代,或者红杏出墙,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做丈夫的就没理由离婚,抛弃她。如果一个女子离了婚,被丈夫抛弃,那一定是身体有缺点,或者做了伤风败俗的事,社会上就会看不起她,人们看见她就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把她看成不守妇道的坏女人,或者不正常、不健全、不能传宗接代的女人,这种女人在人们眼里品质恶劣,地位低下,属于被人抛弃、无人要的破烂货,再结婚,就更加困难。所以离了婚的女子,生活就会更加艰难,要么远嫁到外地,从此不再回娘家;要么就一辈子忍气吞声、在乡亲甚至娘家人的眼皮底下过日子,只能干活,不能说话;有的哥嫂容不下,逐出家门,就只好一个人生活,孤苦伶仃,终老一生……”

    “好了好了,下面不必再说了!”

    不想李后面说及离婚女人的话让张倩想起自己的不幸婚姻,勾起许多痛苦回忆,让她觉得委屈、羞辱和难以忍受。她再也听不下去了,突然脸色大变,连连摆手打断他的话:

    “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你可以回去了。”

    可是李并不了解张倩的婚姻状况,还以为像她这样优越的家庭条件,个人条件,名声地位,必然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养尊处优之中,了解一下山里人没有爱情的婚姻,更加显示出她的爱情甜蜜,婚姻幸福;没想到却适得其反。他正要乘兴继续说下去,忽见张总情绪大变,竟赶他回去,这使他感觉愕然和不解。情急之下他还以为是张总身体突然不适,所以要他结束谈话。于是他试探着问:

    “张总,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要我陪你去看医生?”

    “不要。我身体没有什么,只是想安静一下,不想听你说话了。你可以回去了。”

    李见张总的脸色突然变得阴沉可怖,说话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惹得她不高兴;但想起张倩要他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许诺,不免觉得委屈,连忙解释说:

    “张总,你生气了?都怪我不会说话,惹您生气。我只是向你介绍我们山里人的婚姻生活状况,并非批评你们城市人婚姻自由不好。我们山里人文化低,封建落后,愚昧无知,是无法和你们城里人的文明开放相比较的。我们不离婚,也未必就是好事。你们离婚率高,也许正是高度文明发达的表现。我们不了解情况,也无可厚非……”

    “什么高度文明发达的表现?什么无可厚非?不懂就不要乱说,枉加评论。你回去吧,难道没听见?”说罢把椅子转向另一面,避开李的目光。

    这下更让李摸不着头脑,走,留,一时捉摸不定。他惴惴不安地说:

    “您还是生气了,都怪我不好。”

    “我和你生气?你也配?别自作多情了,回去吧。难道叫我说第三遍?”

    “好,我这就回去。”

    张倩再次摆手催促,李只好答应回去。然而他又觉得委屈,不甘心:干什么?主动找我来聊天,话说得漂亮,要我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我还没敢自作主张乱说,你问什么,我就说什么。我到底哪里说错了,惹着你了?什么原因也不说,就撵我回去,耍我的?

    李刚要走,想起自己要调动工作的事,这是他思虑已久的诉求:眼下可是唯一的机会,失去了,就再也见不到张总,没有机会说了!于是他站住脚步,转过身来,鼓足勇气说:

    “张总,我想学习技术,以后回到家乡好有个用处。你看,我的工作,可不可以调整一下?”

    “调整什么?还回包装车间。”

    “啊!还回包装车间?人家初中毕业生都能干技术工,我一个高中生,为什么就不能?还认老乡呢!”

    李感觉委屈不平,甚至有些愤怒。他觉得面前这个气质高贵的女人,竟然这么高傲、霸道和反复无常,让人不可理解。反正已经惹恼了她,干脆一吐为快。他伫立不动,似乎还有期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既然认我做老乡,就不会这么无情吧?

    “你暂时回去。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张倩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态度不好,做事不当,听了李的诉求,她略平静了一下心情这样说了一句。这让李感到一些安慰,甚至还有一丝希望:“以后再说”,就是说以后还有机会,有希望。他的心情略略平复了一些,恢复了理智,于是说:“谢谢总经理。”甚至还向张总鞠了一个躬。